简报第一部分是放假安排,第二部分是学校基本情况介绍,第三部分是本学期的日常生活介绍,第四部分是家长关心的现象、问题、基本解决方向及学校事务,第五部分是结束语。
一 放假安排
本学期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学,于2021年7月26日(周一)起放暑假,假期时间定为2021年7月26日至8月29日,开学时间初定为2021年8月30日(周一)。
二 学校基本情况
爱心树幼儿园现有六位老师:汤禹老师、杨彩老师、曾嫦老师、张宓旎老师、毛璇老师、鲁应芹老师;一位后勤工作人员:贺小阳女士;一位外聘财务人员:吴书云女士。其中,外聘财务人员未参与学校生活。
至学期末,学校有八位新入学孩子,他们是:罗歆雅、颜思妤、王柔兮、蔡佳甫、姚佩萱、罗春萌、贺景鹏、朱厚霖;其中,罗歆雅小朋友试园一个月后未正式入园;本学期有两位转学的孩子,罗梓航因幼小衔接(妈妈提供信息)的原因转学,王沭淳因妈妈工作变动转学;学校目前有36位孩子在籍,他们是:夏思宇、王睿深、王振铭、娄懿萱、李禹成、范宇骐、李子锐、李胤诚、刘思如、胡思齐、周承轩、孔妙言、曲梓栎、李曹睿、刘晓美、刘宇犇、谢昂洋、赵星伊、宁奕凯、宁沐凡、郑梁睿、付天辰、李俊慕(李胤诚的弟弟)、苏歆然、谢晋冉、王柯迪、张宁轩、杨宥熙、曾思景、颜思妤、王柔兮(王柯迪的妹妹)、蔡佳甫、姚佩萱(罗春萌的姐姐)、罗春萌(姚佩萱的妹妹)、贺景鹏、朱厚霖;其他未明确的入学、退学信息暂不录入。
截止简报修订时间,36位孩子中,朱厚霖处于试探期;贺景鹏、姚佩萱(罗春萌的姐姐)、罗春萌(姚佩萱的妹妹)、蔡佳甫、颜思妤、王柔兮(王柯迪的妹妹)处于调整期,夏思宇、王睿深、王振铭、娄懿萱、李禹成、范宇骐、李子锐、李胤诚、刘思如、胡思齐、周承轩、孔妙言、曲梓栎、李曹睿、刘晓美、刘宇犇、谢昂洋、赵星伊、宁奕凯、宁沐凡、郑梁睿、付天辰、李俊慕(李胤诚的弟弟)、苏歆然、谢晋冉、王柯迪、张宁轩、杨宥熙、曾思景处于放松期。
(试探期:孩子未完全跟环境及环境中的人建立安全感,处于观察、试探、逐渐熟悉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的阶段。调整期:孩子跟环境及环境中的人建立了基本的安全感,但未完全认同环境及环境中的人,或在环境中还处于秩序建立的基础阶段,更多地需要他人与自我共同调整、适应。放松期:孩子对环境及环境中的人建立了基本的安全感,基本认同环境及环境中的人,表现为较多地处于自我探索、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状态。)。
这种概念性划分与教师的观察方式、孩子家庭背景、之前的生活经历、孩子入园时间、持续在园时间与状态等有关,是孩子逐渐融入环境经历的过程,无关是非优劣。
爱心树幼儿园工作日的作息安排:8:00至9:00入园、早餐;9:00至11:25是孩子工作、活动、游戏时间,期间,10:20至10:40会提供水果或干果点心;11:25开始收拾整理,准备午餐;11:30至12:00午餐用餐;12:00至12:20午睡前活动,12:20至12:45是午睡前广播时间,之后十分钟孩子做睡前准备,13:00左右进入午睡,14:30起床;14:30至16:00是孩子工作、活动、游戏时间,期间,15:20至15:50提供面点及粥或汤;16:00开始陆续离园。
学校有这些活动区域:正门长廊、草坡、秋千沙池、两层管道隧道、成人活动室(教室改)、桃树墩小花园、办公区域、音乐戏剧室(教室改)、生物角、一楼院子、两间开放教室、小木亭、带顶沙池等。其中,教室包含大工作游戏区、娃娃家、餐桌、美工区、阅读区、饮水区、教师厨房、教师工作桌、洗手间、卧室。音乐戏剧室供周五或节日说书、广播剧、皮影戏、偶戏、乐器即兴合奏等演出使用。成人活动室供家长、教师休息、交流和家校座谈以及家长自发活动使用,办公区域供老师和家长办公使用(如无特殊情况,孩子不进入成人活动室和办公区域)。
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孩子的生活节奏和在节奏影响下的各种自发活动、生活状态也会稳定延续,即使有新的孩子加入,也会被稳定的氛围所影响,逐渐融入环境。下面对学校日常生活部分的描述与之前学期简报描述会出现雷同,有些章节甚至一字未改,敬请分辨(这段文字每学期的简报都重复)。
三 学校日常生活介绍
本学期,一部分孩子在八点半至九点半之间入园,一部分孩子因家庭作息、时令、交通等因素,入园时间在九点半至十点,也有孩子在十点之后入园;本学期,因家长工作原因,有五位小朋友八点之前到学校,这个时间段由工作人员贺小阳或早到的老师照护;绝大部分孩子在家用早餐,老师和老师的孩子及个别孩子在学校用早餐,偶尔有家长在学校用早餐。
孩子们入园后一般都按照自己的习惯选择一些简单的工作作为一天幼儿园生活的开始,比如,有孩子会绕园小跑,有孩子会去荡秋千,有孩子会在沙池做简单的塑形,有孩子会在教室剪纸折纸涂画,有孩子会简单地使用教、玩具,有孩子会在阅读区看看书、有孩子之间会互相寒暄、有孩子会跟老师聊天、做园务整理等等;经过一小段时间(十到二十分钟),孩子们会逐渐进行较复杂更有挑战的活动,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孩子们(尤其是大孩子)会合作完成较大场景的搭建和较复杂的游戏,沙池、走廊、教室的玩具会大量使用,做手工的孩子会试图完成更有难度更精细的制作,画画的孩子们除了自己独立创作外,还会对所画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会对继续创作产生影响,有些孩子会邀请老师帮助(示范)做暂时还在学习制作的较为复杂的手工作品,手工、绘画部分若在文字上不能自主添加的,孩子们会寻求教师的帮助,有些孩子开始在院子、草坡环校石板路长时间(至少半小时)行走、奔跑,常有孩子会组织多人参与的游戏或工作,这个时候室内外会呈现许多活动场景,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或单独专注于自己工作,此时有动有静、动静交替;如遇雨天,除雨天不能进行的工作、活动、游戏(户外),其他活动照旧进行,有些孩子会穿戴雨具在户外漫步奔跑戏水。十点二十左右,我们会提供水果或干果点心,参与的孩子会在餐桌边,边吃水果点心边聊聊天,水果点心时间还是孩子们调整工作或进入新的活动、游戏的节点。
十一点三十分是午餐时间,午餐前五分钟,我们会提醒孩子收拾,收拾完毕开始用午餐;午餐一般三菜一汤,除周一为全素日外,其他时候都是荤素搭配,午餐总体偏向少荤多素,周四午餐有时是当天自制的饺子,有时自制焖面或焖饭;本学期继续分成两个餐厅(教室)用餐,目前,一个餐厅(教室)二十位孩子,一个餐厅(教室)十六位孩子,吃完午餐洗碗收拾后,孩子们陆续进入卧室。
本学期两个卧室供孩子们午休,一个卧室二十位孩子,一个卧室十六位孩子。午睡前的习惯继续保持三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是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游戏,过于喧闹时老师会提醒声响大的孩子;第二个章节是“广播”时间,内容有简单的乐器演奏、儿歌、童谣、诗歌、故事,大家对熟悉的歌曲、故事情节等有较恰当的回应,如一同哼唱歌曲,遇到需要显露情感的故事情节会有相应反应,对熟悉的词语、句式会跟随模仿,对于某些节奏感明显的故事能够跟随老师说出全本;第三个章节是孩子们睡前方便时间,有些孩子形成了睡前大便、小便的习惯,有些孩子则会渐渐入睡。
如无其他特殊情况,绝大部分孩子能够午睡,午睡时间大约一到一个半小时,入睡较晚的孩子和一两位孩子会在起床笛声之后继续午睡,直到自然醒(对于正在调整作息时间的孩子,我们会在起床笛之后陆续叫醒);有时,有个别孩子中午不能入睡,但基本能够安静躺在床上休息。
午睡后,起床的孩子一般会在美工区、阅读区做些相对安静的工作,如剪、贴、画、阅读绘本等,有孩子会使用工具搭建场景做较简单的组合、分类、角色游戏,有孩子围观或有限度地参与教师做下午点心,也有一些孩子会去户外做简单的工作、活动。
三点半左右,一部分孩子会在餐桌前吃点心,点心时间除了吃点心,大家还会聊聊天说说话;下午点心时间与上午水果点心时间都是活动调整节奏点。
用过下午点心之后,孩子们一般会重新开始一个工作、活动或游戏,大部分孩子在户外活动,运动量较大;遇上雨天,有些孩子们会穿戴雨具,在雨中漫步,有些孩子会在沙池活动,也有些孩子会在教室及走廊取用工具和玩具。
大部分孩子在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离园,有少数家长五点后来园接孩子;有些孩子在家长到来之后继续在学校玩耍,离园时间会推迟至五点之后;五点之后离园的孩子会由工作人员贺小阳或晚回的教师照护。
本学期,大多数孩子的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时间均衡,少数孩子户外活动时间较室内活动时间长。
本学期偶尔会接待已毕业的家长和孩子来园,来园时间不长,一般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刚刚毕业正在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园内活动时间稍长);学期末(最后三周),小学放假较幼儿园早,通常隔一两天会有已毕业的孩子或在园孩子的哥哥姐姐造访,时间通常一个小时或以上。
饮食方面:本学期新入园的孩子在基本熟悉学校生活后进食基本正常(有一位新孩子进食需要特别关注),另外,学校有三位孩子需要特殊关注进食,其中两位孩子进食不宜过多,有一位孩子进食偏少(午餐不吃或吃得少);饮水方面,除因生病需教师特别提醒,绝大部分孩子饮水正常,表现为根据自身需求主动饮水,本学期入园的新孩子饮水方面暂未发现异常。
(特殊关注仅表现为观察与非诱导式询问,吃饭是孩子的选择)
本学期,除非有特殊情况(如新孩子入园等),孩子们入园情绪稳定、愉悦,在园时间表现出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或喜爱,绝大部分孩子愿意主动跟教师和同伴交流并表达自身需求,愿意接受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园内生活整体呈现稳定、自在、愉悦状态。
本学期开学后,学校出现过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例,但未发生因传染而导致整体教学中断,偶有孩子因事因病因旅行请假。
本学期,除老师们自己的每日工作主题,学校持续之前已成习惯的生活工作场景,如果没有遇到节庆或者恶劣天气等特殊状况,一般都会按时进行,每日的和面、发酵、面点塑形,每日午睡前的“老师广播电台”,周一的清扫与整理,周二的湿水彩,周三的园艺或木工,周四的主食烹饪,周五的文化剧场活动。
本学期对学校环境继续进行改善和维护:改装了教室厨台台面,维护疏通了下水管道,拆除并重建了鱼池至安全出口(学校大木门)的栅栏,重新粉刷了春季潮湿及屋顶下水系统损坏导致的霉变墙面,定期对校门口可控制范围作塑料垃圾的收集处理,定期维护学校绿地,定期修剪大小树枝叶;另外,其他小型维修、整理不作列举。
每周四下午放学后是教师会议时间,教师会阅读较通俗的教育、哲学、政治、经济等类型的观点文章,并交流讨论,还会着重讨论本周或近期的教学、校务等,时间大约在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会议结束后,教师及部分家属在学校就餐;本学期有几位对学校会议有兴趣的家长经常与会。周末及国家法定假日,除两位主导老师,其他老师基本上能做到正常休整,开学前与放假后的三至五天教师会在校做开学准备或休假前整理。
本学期,结合之前传统,我们进行了一些家校活动:春游、观影会、迎端午活动、家校座谈、毕业典礼等。本学期,有家长在活动室休息、交流、上网课、排练节目等,有同行参观访问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孩子家庭偶有互访,有共同话题的家长与家长、家庭与家庭之间保持经常互动。因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每次主办家长集体活动都会小心斟酌,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还将秉持此原则。
继续重复(每次都强调)家校交流以及家长自发活动的作用:家校座谈是学校和家庭及时有效交流的辅助方式,可以较集中地了解到家校近期发生的各类状况,可以集中讨论各类状况及其应对方式,可以让还未发生过类似状况的家庭借鉴参考,可以让学校和各家庭间有更深入认识、了解,请每位家长重视并参与家校座谈会;家长自发活动是各家庭间交流的平台,可以分享文化(教育、艺术、哲学等)、政治(社会热点事件、社会敏感话题等)、经济等等内容,可以加深家庭之间的了解,可以创造家庭之间教育及教育之外合作的可能。
四 一些观点看法及学校事务
来参观学校的一些家长和同行以及教育爱好者表达过疑惑,孩子们在学校一直自由地玩耍有什么用?我们也一直没有在简报里提到自由玩耍的意义,当然,每年的家校座谈我们都会提到并讨论这方面的内容,在简报里可以分享这些内容。
先把自由玩耍定个范畴:自由玩耍是由儿童自主的,并非成人引导或为学习目标计划的玩耍。
有了这个范畴,或许更容易清晰明确这些信息:
1 它会在最大程度上使用想象力;
2 它允许每个孩子玩他(她)需要玩耍的内容;
3 当孩子们一起玩耍时,鼓励了交流、社交教育、合作、自我控制和理解规则与责任;
4 它提供了自由运动、探索身体挑战的机会;
5 它提供了探索这个世界中很多事物的品质、潜力的机会——物理、化学、生物等等;
6 玩耍的孩子练习专注与奉献,惊叹与聚焦;
7 它鼓励毅力,发展意志;
8 当孩子们最大程度地利用能够获得的材料时,也鼓励了灵活性与创造性;
9 透过重复玩耍、重新塑形过去的经验,它给予了消化经验的疗愈性机会;
10 它给予尝试新能力的机会;
11 能够安全地在玩耍中做不同的人,这也能发展出同理心;
12 它给予机会建立自尊、信心和找到满足感。
我们可以试着比较一下儿童玩耍与成人工作。成人工作经外在激励内在,具备社会性和社会价值,由一种(某种)目的感管控,并且适应于其他需求,成人通过自己改造(也可以用“创造”,用这个词是因为人类有超出现存的可能)环境。儿童玩耍是简单的出于一种天生的、自然的冲动想要活跃,儿童玩耍从内向外流淌出来,儿童通过环境创造(也可以用“改造”,用这个词是因为人类有自身的局限)自己。当从内向外的冲动遇到从外向内的激励就有了工作的雏形,也就逐渐迈出了改造(创造)环境的脚步。
成人如何创造并维护自由玩耍的环境呢?
1 安排和建立健康节奏中的时间和空间;
2 在玩耍方式上,提供开放、灵活的设备,并非只能用一种方式玩耍的现成、固定玩具;
3 能够给予真实感官体验、有机的形状和图案的天然玩耍物,并非智性化设计的玩具;
4 参与进平静、精心思考的有意义工作中的成人,感兴趣又不太明显;
5 具有良好社交、社会习惯的环境。
学前教育的重点在于给予年幼的孩子机会,用一种简单、健康的方式模仿生活。
以上传递的信息不做更详细的解读,传递这些信息为抛砖引玉,希望引发大家的思考,碰撞出一些思想火花。
育儿观点非常多,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对于孩子,为什么父母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要求孩子做到?”还有:“为什么有些事情,父母能做到也不要要求孩子现在做到?”
这两个观点,如有机会家长们可以思考思考讨论讨论。
(接下来是每期必推)推荐新家长阅读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合著的《为孩子立界限》,这本书有基督教背景,以现代心理学作为基础阐述为何、如何给孩子建立界限的书籍,或许对您和孩子及家人的相处有一定的帮助,他们在出这本书之前还有一本关于界限方面的书《过犹不及》,也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关于界限问题的书,也强烈推荐;之前没有读过吉诺特著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全三册)的家长,可以看看,这本书实操性很强,如果你认为自己与孩子交流欠缺基本技巧,看了应该就能管一些用;还有一本值得推荐的通俗易读的书——帕蒂惠芙乐的《倾听孩子》,特点就是是通俗易懂。如果你在家庭育儿方面没有成为专家的要求,以上四本书基本囊括了你想要的与配偶、子女合适相处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巧,当然,不能保证看了就达到书中所描述的效果,事实上你还要懂得将之化为持之以恒的行为。如果家长想更深入地了解教育,就需要你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各类学科的书籍,并系统地参加由真正的专家、学者主持并教学的教育类培训。
推荐冯骥才老师的《一百个人de十年》和季羡林老师的《niu棚杂忆》,读后或许能带来一些思考。(一直说有敏感词,发不出去,删掉此段可以发,但还是想推荐这两本书,故改字为拼音试试)
推荐英国电影《移居者》(2021年电影),影片归类为科幻电影,没有炫目的特效,非娱乐轻松类型电影;推荐美国电影《与鲨鱼游弋》(2021年电影),一部带有传记色彩的环保类海洋生物纪录片;还有一部较温情的日本电影《咖啡未冷前》(2018年电影),不剧透了;有不错的电影,大家可以相互推荐。经常提及尊重文化创作,合法观看影片,对于创作者通过智慧与辛勤劳动所创造的作品,我们当然需要通过合法的方式去获得,很多境外电影无法在境内上映播出,这是非常遗憾的,若有机会在内地上映,作为曾经的受益者,我们可选择购票进电影院再看一次影片。
每次重复:学校不建议家长带领幼小孩子(学龄前儿童)观看任何类型的电影,对于学龄儿童,在国家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审查制度并非分级制度)的前提下,还请家长自行慎重甄别后再决定是否让孩子观看。
学校活动室书柜图书数量变化不大,继续供大家借阅;如果大家愿意将家里的书籍放置在活动室书柜供大家传阅,相信有人会因此而受益。
文化是多元的,需要尊重,但文明与野蛮有非常清晰的分界。文明的文化总是会鼓励和支持人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创造、保护大家生存、生活的环境,去争取、捍卫我们应有的权利,去履行我们应尽的职责,去追求爱和幸福的生活;野蛮的文化则不然,我们要试着分辨野蛮的文化,它们经常以正义凛然的姿态传播仇恨、混淆是非、愚昧大众、制造争斗;过往历史一再呈现,对文明和野蛮有常识的人不光能保护好自己还能帮助到别人。
五 结束语
非常感谢杨彩老师、曾嫦老师、张宓妮老师、毛璇老师、鲁应芹老师在教学与生活中给予的配合与支持,非常感谢贺小阳女士在幼儿园日常生活方面所做的工作,非常感谢外聘财务人员吴书云女士在财务工作的细致与专业,非常感谢帮助过学校的朋友和组织,非常感谢发起人团队提供这个可以让理想落地的环境。
祝福毕业的王振铭、王睿深、刘思如、夏思宇、娄懿萱、李子锐、李胤诚、范宇骐、刘宇犇、李曹睿、李禹成、付天辰、姚佩萱十三位小朋友,为你们送上一首诗:
一颗寻觅的种子
怎敢轻易生根发芽
它知道
它的明天
不光为自己清新卓立
还要为世间增添一片风景
还有你们,支持我们鼓励我们包容我们的家长朋友,你们经常提供自身特长与专业为学校服务,也因着你们的信任,让我们有机会照护您生命中的宝贝,感恩遇见你们!
生活是寻找、选择和成为的过程,愿大家各得其所。
简报将发布在学校博客上,学校的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ourgivingtree。
简报若有错别字或纰漏还请提出指正,如撰写者发现有明显错误将立即勘误并在错误处注明,如发表后撰写者作出修改,也将在修改处注明!
顺祝各位阅读者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