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财周刊 |
2019年7月22日摘自《理财周刊》
二次大战后至今非常辉煌的一幕,是代表犹太文明再度崛起的以色列民族复兴。一周时间走马观花,游学之旅所想所思,两个主题一直在脑海中盘旋缠绕,其一是创新社会,其二是民族复兴。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此后,尽管战火不断,以色列经济度过重重困境,一跃而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强国。沙漠变绿洲,人均GDP达到4.1万美元,这是一个国家的传奇,也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
以爱因斯坦等人为代表的犹太科学家发起设立的希伯来大学等教育机构,在以色列全面复兴了希伯来语,实现了全民教育,构建了教育—科研—创新—创业的一体化,这就是以色列民族复兴的第二步:科教立国。
以色列全民皆兵,在军事技术应用领域不断创新,进而驱动了全民创新的生活,开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了民族复兴的第三步:产业创新。
以色列建国结束了犹太民族的颠沛流离,犹太人从全球各个角落汇聚一国,再流向各地,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聚散离合,构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闭环与开放社区,类似于卡尔波普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描述的《开放社会》,可称之为又一步。
以色列建国是从特拉维夫开始的,先建市后建国。当时的特拉维夫只是一片滩涂,比邻沙滩。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以罗斯柴尔德命名的一条大道遍布科技创新公司,单位空间的新创企业数量据说仅次于美国的硅谷。特拉维夫很早就有了证券交易所,高峰时期是2008年有623家上市公司,现在是480余家,可想而知,一个六七百万人口的国家平均一万多人就有一家上市公司,其中同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超过了日本、韩国和印度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