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在股市中赚大钱

(2015-10-12 10:22:54)
标签:

财经

股票

中国股市

投资

分类: 理财周刊
2015年10月12日摘自《理财周刊》

在中国,正确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波段操作,既不频繁交易,也不长期持有。但是要知道,及时把握股市重大波动的临界点更是难上加难,通俗地说,就难在谁能“躲过一劫,抄两把底”。

 散户机构化的趋势虽已形成,但由于中国证券业的先天缺陷,证券投资的决策成本极高,其中还包含着极高的道德风险。投资决策成本高的主要因素有二,其一是证券分析师“贵”,其二是交易费用高,而交易费用中包含着证券从业人员及其所属机构的主要经济收入。证券投资的中介机构一旦主要依赖于交易费用,中介机构与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难以避免,从而必然产生制度性的道德风险。

2014521 日沪指瞬间跌破2000 点之后,低位盘整两个月从7202050 点启动,一个大牛市疯疯癫癫地来了,凄凄惨惨地去了。谁能在20155~6 月间成功逃顶?所问之处,举手回应者寥寥无几,多数人苦笑几声。如今回首,证券中介机构赚了天量佣金,场内场外融资配资的机构赚了天量利息,股市投资人再现“二八分布”,20%的人赚了,其中有人大赚;80%的人赔了,其中有人大赔。这就是股票市场的两个“二八定律”:20%赚钱,80%赔钱;赚钱的人中,20%赚大钱,80%赚小钱。研究发现,股市中约4%赚大钱的群体通常有两大特征:1,操作风格中较少频繁交易;2,决策流程中规避道德风险。

古人云“胸中有数”,此话看似平淡,却知易行难。难在哪里呢?主要有三难:第一难在“知己”。多数人进入股市会产生“忘我”的幻觉,或者加入“羊群”追溯他人却浑然不知。第二难在“知彼”。少数人才能悟出股市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失误者剩余”,即本人、他人或前人的失误,市场的无效性主要在于人的非理性,盈利者的收入通常和本人的智商无关,而在于及时发现他人的失误。第三难在“舍得”即退出。尤其是在中国股市,理性投资人不知“卖点”绝不入市。谁能克服上述三难,谁就可以轻松进入盈利的20%群体,有更高悟性和更高情商的人还有可能进入20%中的20%群体。

在中国,正确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波段操作,既不频繁交易,也不长期持有。但是要知道,及时把握股市重大波动的临界点更是难上加难,通俗地说,就难在谁能“躲过一劫,抄两把底”。股票投资是最简单的复杂工作,其简单性就像乐队指挥的指挥棒一样,堪称乐队中技术含量最低的工具,其复杂性却超过乐队中的任何一种乐器。无可否认,天才投资家是绝对稀缺的资源,所以我常说,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和彼特林奇等著名投资家都是有特异功能的人,而对于大多数没有特异功能的投资人而言,要想进入股市投资人的前20%,秘诀只有一个——投资决策数据化,即“人脑+电脑”的投资模式。

 

股票投资可简单概括为7 个字:选股-择时-配组合。在这7 个字中,选股(估值)所需要的数据量最大,所以应主动放弃,交给电脑系统筛选。择时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临界点,而界定股市波动临界点的技术几乎完全依赖于大数据分析。所以人们要接受决策数据化的理念,在价值投资+波段操作的决策中,坚持电脑为主,人脑为辅。相对于电脑计算能力增长而言,人脑的优势主要在于“配组合”。比如主妇和名厨做同一道菜,名厨的优势在于火候与配料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