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斯达克的做市商与再做市商(下)

(2006-11-20 20:38:00)
标签:

杂谈

   我1990年刚进美国证券业时在一家做市商公司工作过三个月,这家公司是做小股票出名的,当时的报价单位还是英制式,最低价格是1/32,3分多钱,下一个价位就是1/16,就是6分2厘5,中间的差价就有3分多钱。券商在市场上做市可以收进这种最低价股票,均价每股3、4分钱,这时有客户买的时候,价格就是6分2厘5;一批客户买完了,做市商就可以抬高一个价位到3/32,也就是9分多钱,买卖之间的差价就有6分多了。
    早期纳斯达克市场上有这样的合法利润,于是就出现了一批小股票做市商,俗称Penny House。券商有了自己的利益驱动,就有动力把一些小公司送上市场,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在若干年后成为大公司的股票。纳斯达克市场公司上市的门槛低,而且盈利指标赦免,于是在中小券商和中小公司的自身利益驱动下,这个市场就做得越来越大。在1999年其交易量开始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度还大有取而代之的迹象,以至于在2000年,道琼斯工业指数破例吸收了两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一是Intel,另一个就是Microsoft。
    随着纳斯达克市场的迅速崛起,纽约股票市场也不得不求助于做市商。由于在纽约上市的股票可以不受限制自由进入纳斯达克,但纳斯达克的股票却不能在纽约挂牌,久而久之,原来在纽约市场上交易的股票也通过做市商转到了纳斯达克市场。到2000年初,在纳斯达克市场上交易的纽约股票就占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流通量的40%以上。纽约股票在纳斯达克市场上成交的收入归做市商,但交易量统计还是算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
    华尔街的电脑化从1992年才开始全面推动,并由于网上交易的兴起而迅速普及。电脑化与做市商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平台,叫ECN(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这个平台的出现一下子敲掉了许多做市商的饭碗。因为它消除了做市商的差价做市,引入了拍卖制的同价成交,因此推出了按交易次数收费的盈利模式,从而产生了以交易次数为导向的网络券商。为了适应交易速度的加快和交易量的剧增,纳斯达克市场的电子化不断升级,从SOES升级到岛屿(Island),去年初又推出了超级蒙太奇(Super Montage),从而使做市商们可同时报5个不同的价格,还可以做期权期货。在此期间,纽约证券交易所也推出了它的超点交易执行系统(Super Dot),于是两个市场同时进入了现代的电子化交易时代。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证券市场在电子化交易方面技术上并不落后,他们几乎是与美国同时起步的。
    电子化交易引进的同价做市撮合机制使做市商利润急剧减少,一些做市商适应这一变化开发出新的再做市商模式(Market Re-maker),把做市商制与结算银行(Clearing Bank)系统相结合,将证券质押贷款所提供的信用额度和动态投资组合融为一体,创造了人机结合的现代做市商。在美国,把20家中小结算行合并成为第一大做市商的是骑士集团(Knight Group),它把做市商的差价成交制转变为非同时成交的信用交易差价,让做市商交易员(Trader)在现代风险控制技术的监控下通过频繁交易获取差时差价利润。骑士集团的老板本人是交易员出身,当了总裁之后仍坚持每天“坐台”一两个小时,结果在2001年他本人的交易利润分成是工资的近40倍。
    做市商的交易员们在原来单纯做市的基础上引入了个股追踪交易,根据其做市和追踪个股的经验,在电脑背后完成客户交易和自营交易之间的随机选择,以寻求短期市场波动中的差价利润。再做市商制是以现代电子化交易和证券融资平台为基础的,它通过交易员的人机对话和公司的风险监控在短期市场波动中获利,结果进一步强化了纳斯达克市场的波动性和投机性。

本文出处为金岩石博客: http://jinyanshi.blog.sohu.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