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你的辨识度

(2014-10-12 13:11:40)
标签:

杂谈

http://s6/large/001R1urdgy6MKJKme5Da5

韩寒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三重门》,有着浓厚的模仿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文笔的痕迹,但是仅仅相似而已,《三重门》里韩寒式的幽默已经有所显现。

逐渐,韩寒的作品有了自己的风格,等到他的电影《后会无期》上映之后,媒体的评论是这是一部典型的韩寒作品,打上了他厚重的个人符号,“韩氏风格”极为浓郁。

虽然个人不大喜欢电影《小时代》,但是如果截取其中一段来看,相信同样很容易猜到这是郭敬明的作品。

记得郭敬明在一起谈话节目之中这样说过:我签约的作家,无论写得好坏、能否拿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东西有没有人写过,有没有人写得比他好,一个作家,一定要有他的辨识度,事实上,无论是张爱玲、莫言、苏童、金庸,他们那个风格,真的就是没有人可以写。

当然,凭心而论,韩寒的作品更有意思与情怀一些,而郭敬明的作品青春文学市场定位一直十分精准。

除去机缘与运气成分,他们成为80后作家群体里的领军人物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身上无可替代的个人符号。

此外,韩寒是个优秀的车手,郭敬明是个杰出的商人,所有这些,都和他们的天赋才能与后天努力密不可分。

所以,能否找到自己的辨识度,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人此生究竟是淹没于芸芸众生,感慨此生庸碌无为、抱憾不已,还是得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从此得以快意人生,无怨无悔。

哪怕我们只是一个平凡人,也要做一个特别的平凡人。

究竟应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辨识度呢?我想,天赋与奋斗,是得以凸显个人辨识度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造物主在每个人身上都赋予了区别于他人的天赋,这个天赋就是属于你的辨识度。

我们说一个人异于常人,关键在于,他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并且通过后天不懈的努力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同样有人一生迷茫,糊里糊涂,终而碌碌无为,了无生气。

其实,无论是人还是产品,都是如此。

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就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辨识度。

想要脱颖而出,要么无可替代,要么与众不同。

Iphone系列手机款款热卖关键在于IOS系统的无可取代,这是唯一一款可以把“贵”作为卖点的目前为止世上最好的手机。小米手机突围而出拥有一席之地也是因为它特有的“为发烧而生”的性价比。三星手机完成逆袭原因在于它提前意识到手机需要“岂止于大”。而HTC等一些品牌,似乎因为我们无法觅得它独有的卖点而逐渐沦落。

马云提出,未来世界,因小而美。其实就是提出电商群体,尤其是中小电商需要找到自己独有的辨识度,从而得到顾客特有的青睐,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之中觅得一席之地。

还是说人。

郝云的音乐非常独特,一听便知道说的是北京,唱的是郝云。去年春晚一炮而红的他在一个谈话节目的留声机环节中对“当时还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一个器乐老师的自己”说到:幸亏你小子坚持下来了,千万别改行,摩托车那事儿不靠谱。

做自己喜欢的事,得以沉浸其中,不知时光飞逝,这种醉心于某事的体验,我们很多人都曾体验过,可惜坚持下来的人太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说到:一个作曲家必须作曲,否则他始终都难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这是马斯洛对于千百个“优秀个人”的思想、行为,精神状态做出大量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

所以马斯洛认为: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

最为重要的是,忠于本心的努力不会让人感到懈怠与疲惫,而且因为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不会那么容易放弃,当一直的“努力”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得以心无旁骛、随心而动的时候,一定会比“强迫自己去做”的人做得更好,有所成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这就是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之中提出的“全然为人”的观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状元,几乎都是因为坚持自己的本性,然后不断地努力,从而在自己的行业里得以脱颖而出,卓尔不群。

当然,寻找自己,必须在“我要做”与“我能做”之中,寻找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你的辨识度所在。

在寻找辨识度的过程之中,学习与模仿同样非常关键,但是必须记住齐白石老先生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的弟子许麟庐对其有所借鉴,却又自成风格,终而成就独特大写意的画风在画坛赢得一席之地,而日本一名公认的书法天才少年却因为醉心于临摹王羲之的作品而导致最终丢失了自己,泯灭了自己的才华。

所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他人,成为自己的过程。

导演王潮歌说过:“弄明白自己的长处,一生不愁。”

因为搞清楚自己的辨识度,人生就有了希望和方向,这个方向会指引你在探寻自己的过程之中,一直坚持下去,让你努力成为一个越来越优秀,不断超越自己的人。

而且不累。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赤崎勇教授在名古屋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非常感动。

“越来越多的人都放弃了,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但是我不这么想,我并没有考虑成功还是失败,我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这样。有时候,我会说,科学研究,并不是追求热门的研究项目,而是坚持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如果那是你真正的追求,我认为才是最好的。”

寻觅你的特别,坚持你的特别,并且不断努力渲染你的特别,哪怕卖个煎饼果子,也要卖出自己的特有的风格。

寻找自己的辨识度其实就是寻找自己,寻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生而为人,与君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活在此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