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坤健康天使说 老年病年轻化三级预防治服他
(2010-04-21 06:19:19)
标签:
健康 |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肿瘤,都归纳为老年病,也俗称慢病。其实,这种提法容易引起误解。上述病症的发生率,通常确实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同时一旦生病拖得时间也很长、出现的并发症也很闹心,而且在老年人中发病的比例高于年轻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不都起源于老年时期,甚至有些病的发病高峰期在中年。脑血管疾病似乎是一种典型的中年阶段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代表。
上述这类慢性病的发生通常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所以又叫做“生活方式病”。为了遏制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较快的势头,降低慢性病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在2008年1月4日出台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公告,并由各行各业的权威人士共同编写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除此之外,国家还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三级预防”方针。2003年非典之后,群众对传染病的“三级预防”高度重视,表现为预防接种率高,而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三级预防”则重视不够,表现为发病率高而控制率低。
一级预防(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是指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也就是对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 适用于社区内的健康人群,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向群众进行不间断的健康教育,对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开展群众性的健康促进活动。
例如: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深入了解吸烟和长期饮酒对健康的危害,开展戒烟竞赛活动,让更多的人参加到戒烟限酒的队伍中来,告诉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什么是合理膳食,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通过上述这些措施的落实,从整体上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简而言之,一级预防就是通过各种可能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防范于未然,是对抗慢性病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知道,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病的第三位,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可使糖耐量减低,从而使糖尿病的患病率下降46%,即慢病的一级预防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二级预防(干预和强化治疗):
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并加以规范化管理,使他们的病情得以控制。也就是以社区和家庭为中心,提供联系、长期、整体和个性化的卫生服务,是实行慢病综合干预措施的最佳途径。主要是对各种慢性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许多人正处于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初期,而自己尚未察觉,如果不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势必会延误病情,进而发展成严重的并发症,如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心脑血管病、失明、糖尿病足等。
三级预防(防残和医疗康复):
是全面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预防其并发症导致的残废或早亡。可预防和减少后遗症和功能障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只要有效地防范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生,认真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患了高血压和糖尿病也不可怕。
四种法则:
1、睡眠法则:合理睡眠,午间憩息。
2、情绪法则:情绪稳定,心态平和。
3、运动法则:有氧运动,动静结合。
4、饮食法则:科学饮食,营养均衡。
这4种法则,可以增强人们防病、治病的主动性、自觉性、依从性,使人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健康维护和预防疾病的过程中,养成健康行为,纠正不良习惯,消除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从而早日实现构建“全民健康社会”这一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