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毒胶囊”再现 利空保健品 利好三公司

(2014-09-03 14:28:36)
标签:

股票

财经

医药股

杂谈

财经记者

“毒胶囊”再现 利空保健品 利好三公司

http://mmbiz.qpic.cn/mmbiz/LbCSaoXOQtw2gl0NFKZnlNdicQf6sI43Xjoqa5Cibc0bTpLtb636Jy7QuL5UlextLNoYHtwXP8lDSY1yUB77CNKA/0利空保健品 利好三公司" TITLE="“毒胶囊”再现 利空保健品 利好三公司" />

 

请点击标题下面的公众号“走出陆家嘴去看Medicine”关注我

(9月1日的“智飞生物:疫苗王者今出发”得到了几位投资经理的肯定,称“要比一些研究报告说得明白。这份鼓励,药痴先收下,并转化为动力!)

“毒胶囊”简直是没治了。昨天,宁波宁海检察院又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的案件。

“毒胶囊”毒性大

浙江新昌是“毒胶囊”基地,两年前,在政府重拳打击的时候,当地关了一批药厂、药监局的官员也被判刑。可就是这样,2014年2月,新昌人潘某租下四间厂房,雇了章某等10名熟练工开干“毒胶囊”。至案发,已有 9000万粒“毒胶囊”流入市场。

经药监部门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据了解,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毒胶囊”流入食品、保健品业概率高

9000万粒“毒胶囊”的流向还不明了。

两年前,央视集中报道新昌等地“毒胶囊”后,“毒胶囊”不仅没有绝迹,相反,屡屡在市场上再现。因此,正规药厂已不敢用来路不明的胶囊。医药行业人士预计,这9000万粒“毒胶囊”应该流入食品、保健品企业。受此消息影响,保健品类公司会在大众的猜疑中受到冲击。当然,现在还无法预计是否有上市公司“中枪”。

 

青海明胶、东宝生物、尔康制药或受益

青海明胶(000606)和东宝生物(30039)作为明胶胶囊正规生产企业,两年前曾在“毒胶囊”事件中受益,今年初的“毒胶囊”事件披露次日,股价也上冲过。半年报中,两家公司净利润均大幅下降,原因是产品价格回落,生产成本上升。那么,“毒胶囊”事件再发会否推动胶囊价格上涨?也就是说,此次事件是否对两家构成长期利好,还需要观察。

去年8月,尔康制药(300267)开始布局植物淀粉胶囊,目前已可小批量生产,并通过了美国FDA备案和清真认证,国外销售随时可以展开,国内销售尚在等待药监局的许可。公司在8月19日的机构调研中称,年产300亿粒药用淀粉胶囊生产线的建设进展顺利。即可望在11—12月投产。

7月底,国家药典委正式公告修正药用胶囊标准,将植物淀粉胶囊纳入药典。根据相关流程,如无异议,修正的药典在3个月后正式实施。也就是说,尔康制药的植物淀粉胶囊将于10月底可在国内获准销售。

“毒胶囊”严打而不绝是否会推动药监局加快植物淀粉胶囊销售的使用?这需要观察。如果加快,尔康制药的利润将较预期提前体现应该说,此次事件对尔康制药构成长期利好。

亲,药痴努力使每一篇文章都是干货,你的关注、分享和点赞是药痴前进的动力!请在看到这篇文章后,点右上角,打开后,点“查看公众号”,再点关注;并请再次点右上角,打开后,点“推荐给朋友”,与你的朋友分享。

药痴欢迎亲们来交流、讨论,提供分析线索和素材,请在本号上发消息给我,或发邮件:xnxi2010@sina.com。

让我们一起挖掘医药行业高成长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