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巷

(2012-06-01 15:19:22)
标签:

情感

 雨巷

 

 http://s16/bmiddle/654b3dc1nc16415de277f&690


    故乡的小巷,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在我家通往街上的途中有一条不足100米的小巷,小巷两边是高高的围墙,只是右边中间有一段没有围墙,也没有住户。只有一些麦秸或者秫秸草垛。那是我童年最恐惧的地方,我害怕走过那一段黑暗的巷子。完全没有联想到一些美丽的雨巷故事,以及丁香一样美丽姑娘。
 
    事实上,那里真的是很多年轻人约会的地方。
 
    我小时候最怕一个人了,是个80岁左右的老头子。他有着魔鬼一样凶悍的脸,张扬着胡须。眼睛布满血丝,很吓人的。嘴里喷出浓浓的酒气。他总会捉住小孩子,不知道是故意吓我们呢?还是逗我们。总之,我们见到他都是赶紧跑的。也说不清咋回事,我们总是在巷子口的地方能遇见他。看着他深色大褂披下来,带着浓浓的体臭,我们就吓的鬼叫。以至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经常还会在入睡以前臆想到那些可怕的影子。
 
    雨天的巷子,更是充满泥泞和神秘。尽管每一块砖头,每一个坑,我们都是闭着眼睛也能数的出来的。可是仍然害怕。黑暗的巷子总让我联想起,小叔每天晚上给我们读的聊斋里的鬼故事。于是,每一声猫叫都让我们不寒而栗。
 
    巷子很窄,打着油纸伞,很难侧身躲过迎面而来的伞。索性淋雨吧,我不喜欢打伞,原因是我小时候就像鱼一样,长在水里。湿了又怎样,我喜欢。喜欢就好。不曾记得母亲的叮嘱。我也经常会一步一颠的“酱油酱油”一路默记,不小心踩进一个大水坑,一足跌破,再爬起来时便成了醋。
 
    生命的流年里总有许多令人动容而感伤的碎影,蜷曲着我们高贵而简单的情念。
 
    小时候,母亲会让我挎着个小箢子,箢子里面有几斤玉米,去街上打成玉米面回家做饭。有一次,经过巷子,走着走着,脚下一滑,摔倒了,几斤玉米全部摔到地上了,我很怕母亲会怪我,一边哭一边捡。东一粒西一粒的连同一些草屑全划拉进去了。巷子口的李奶奶走过来帮我捡,然后把我带回家,用簸箕给我簸的干干净净。临别,我没忘记叮嘱她,不要告诉我妈妈。
 
    巷子口还住着一个叫北京的小孩,这个小丫头,长的象个洋娃娃。4、5岁的样子,梳着麻花辫。辫子上系着鲜红的蝴蝶结。我每次经过那里,都想看到她。顺便跟她玩上一会子。跳个皮筋,踢个毽子什么的。听说她爸爸和她妈妈离婚了,爸爸又给她娶了个后妈。这样,爸爸妈妈都不要她了,她就跟着奶奶。奶奶疼她,一会子见不着,就“北京,北京”的叫。后来,听说奶奶腿摔断了。再后来,听说奶奶死了。再后来,就看不见她了。也不知道她是找妈妈去了,还是去哪了。
 
    当我们知道跟着姐姐们一起疯玩的时候,也会偶尔去街上看场电影,玩个游戏什么的。深夜回家,经过那个黑暗的巷子时,也会学着猫叫吓唬别人。那天晚上,我们一行小伙伴听说二哥出去谈恋爱了,就悄悄尾随他,看他往哪里去。不一会,我看到一个姓孙的姑娘来了,那个姑娘我认识,是我同学的姐姐。白日里也来过我家。说实话,我满喜欢她的。我们见到她和二哥向巷子深处走去,一行人便蹑手蹑脚的跟了进去。在那里“咪呜,咪呜”的叫。二哥把我们追的五蹦八窜的。
 
    厚重而丰美的情义经的住时空的洗练。很多年过去了,雨巷仍然在忙碌着。我们每天去街上,那里仍然是必经之路。不同的是现在的巷子已经是青石铺就,灯火辉煌。两边已不再是高高的土墙,而是宽阔的楼房。路过那里时,已不再害怕,反而多了些亲切。看着那些陌生的面孔,想象不出,当年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牵着我的小手,送我走过漆黑的雨巷。
 
    一直喜欢沉溺于童年的故事,于深夜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去回味那沁人心肺的乡土气息。雨巷的故事很多,雨巷的故事很美。将回忆搁浅在停顿的瞬间,独守这份缱绻的柔情。低眉颔首,摘一朵野花,别在幼时的衣襟。雨季来了,飘飘洒洒的雨丝,缠缠绵绵的抒写着往事。一颗儿时的心,还在遥远的门扉久久的徘徊。

 

 

http://s10/middle/654b3dc1nc16416d3fa5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