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朋友的原则/《〈论语19.3〉解析》

(2013-01-17 10:38:24)
标签:

选择朋友

尊贤容众

泛爱众

明智抉择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 193》解析 

交朋友的原则/《〈论语19.3〉解析》

   【原文】
 
子夏之门人问交
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yǔ)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yú),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yú),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注】① 交:结交,交友,结交朋友。

② 嘉:表彰,赞誉,鼓励。矜:怜悯,同情。

【译】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问怎样与人交朋友。子张反问道:“子夏是怎样说的?”子夏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结交的就与他交往,不可以结交的就加以拒绝。’”子张说:“这种说法不同于我所听到的:君子既要尊重贤人,同时又要能容纳普普通通的俗人;君子既要赞誉优秀者,同时又要怜悯同情能力差的弱者。如果我是个具有大德大贤的人,对于别人有什么不可以容纳呢?如果我是个无德而不贤的人,别人就会拒绝与我交往,我有什么资格奢谈去拒绝别人呢?”

交朋友的原则/《〈论语19.3〉解析》

   【解析】
 如何划定选择朋友的范围呢?也就是说,你要在一个什么样的框框里去选择呢?这里这段很好的对话,提出了“尊贤容众”的原则。

 我们先看看子夏的交友之道。子夏说的话有点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绝。”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可交则交,不可交则不交。”你不是还没说交友的标准吗?他到底说了什么呢?还需要我们来揣(chuǎi)测琢磨。按照孔子“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那就是“比我好的交往之,比我差的不交往之”。是对人呢?还是对品行呢?应该是对品行而不对人。他是要求我们在结交朋友时,着眼于人家比我们好的方面,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我们的方面,哪怕人家只有一丁点的地方比我们强,我们也应该与之交往学习他的长处,这样才能以朋友为鉴反观自己的缺点和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子夏所说的交友之道,注重的是个人心理的主观愿望,富有个性色彩,足以显示出子夏的清高和孤傲。

 我们再看看子张的交友之道。子张的回答比较明确,交友原则也比较主动,“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各方面的人都要交往,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甚至像孟尝君那样,连鸡鸣狗盗之徒也在交往之列。为什么可以这样不加选择呢?子张想得非常洒脱:如果我是一个大大的好人,那么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即使他有错误毛病,我不是也可以去感染和教化他吗?首先要的是容人之心。如果我自己不怎么样,那么他人自然会拒绝于我,哪里还用得着我费尽心机去思考该与谁交往呢?君子的仁是“泛爱众”的,要普爱天下之人,人人皆可为友。子张的交友之道,注重的是他人的感受和内心的包容,富有大我精神和与世谐和的态度,显示出他的谦和与涵容。

 我们再往深一步去分析就可以看出来,子夏的交友之道过于拘泥,他的本意是凡不如我的一概不与交往,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有道理,细一思量便有破绽。假如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都要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结果就是“我爱的不爱我,爱我的我又不爱”,那么谁还会有朋友呢?子张的交友之道又过于宽泛,爱众与交友毕竟是两码子事,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说,越是进入现代,越是进入人与人之间交际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世界既在越变越大,同时又在越变越小,人们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广,鼠标轻轻一点,天涯顷刻之间变为咫尺,人们便会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结为朋友,但这样的朋友诚信度又有多少呢?现在许多人轻信“网上朋友”,轻则破财重则丧命的事例还少吗?相识未必是朋友。从“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个意义上说,交友还是要有所选择为佳,按孔子所说的“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当然,在你没有完全认清对方贤愚仁佞之前,可以“满天撒网,重点培养,依善而择”。我们还是综合子夏和子张的主张,在与人的交往上分别层次,做到既广泛结交,又有知心朋友,才能算得上是明智的抉择。

交朋友的原则/《〈论语19.3〉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