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愧于己则无忧、无愧于人则无惧/《〈论语12.4〉解析》

(2011-08-03 08:58:07)
标签:

无忧无惧

问心无愧

清净

祥和

清澄宁静

无欲无求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124》解析 

无愧于己则无忧、无愧于人则无惧/《〈论语12.4〉解析》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曰:“内省(xǐnɡ)不疚,夫(fú)何忧何惧。”

【注】① 夫(fú)作语助,用在句首,无义。

【译】 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才能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无所忧愁无所畏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这样就算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能够自我反省而内心毫无愧疚,那怎么还能内有忧愁外有畏惧呢?”

无愧于己则无忧、无愧于人则无惧/《〈论语12.4〉解析》
    【解析】
  君子心地坦荡,无忧无惧。人生是一场遗憾,即使你是一个伟人,命至暮年,回首往事,也会生出无数感叹,而这种感叹大都带有遗憾的苦涩。平常人就更是如此了,总在担心这个烦愁那个,生活过不好啊,工作不顺心啊,兴许哪天就面临下岗啊,即使对自己没啥担忧的,还有孩子中考高考啦,毕了业还要找工作找对象买房子啦等等,人生大多是在忧愁和恐惧中度过的,“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人生怎能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呢?所以孔子说,人如果能修到“不忧不惧”的程度,那是了不起的修养,就可以算作君子了。司马牛并没完全弄懂孔子的意思,说,仅仅不忧愁不恐惧,那不是太简单了吗?你看那些出入饭店酒馆,猜拳行令,吆五喝六的人,不都是不忧愁的吗?用今天的话说,人家不怕“非典”,什么染不染病,果子狸照吃不误!河豚有毒吗?经常吃死人吗?不怕!吃过这口美味,死了也值!“爱滋”算个啥呀?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这些人不是一丁点也不恐惧不忧愁吗?孔子知道司马牛弄错了,便告诉他说,不忧愁不恐惧是指随时反省自己而内心没有欠缺的地方,自己问心无愧,没有丝毫的遗憾,心地光明安祥。内心既没有愧,也没有疚,光明磊落,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这也就是佛家讲的“大光明”的境界,那里有的只是一片清净与祥和,也就是俗话说的“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

 无愧于己则无忧,无愧于人则无惧。无忧无惧,是仁者有别于愚者的蒙昧无知和匹夫匹妇的刚勇莽撞,达到了人生清澄宁静的境界:他不以物欲为念,没有得失之患,是对外界的尘嚣予以净滤之后的澄静;他是在超然外界的宏大博爱中完成了无欲无求的心境,以浩大无比、无私无畏的胸襟容纳万事万物,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可以自豪地宣布:对天对地,对父对母,对世间一切万物,我都问心无愧!

无愧于己则无忧、无愧于人则无惧/《〈论语12.4〉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