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雅.小雅.谷风之什.鼓钟》解析

(2011-01-05 10:05:38)
标签:

浩荡

震动

平静

忧患

怀恋

陶醉

酣舞

非凡

江山

腐朽

唾弃

蹦跶

诗经

分类: 《诗经》解析

【原创作品】

        

——今之忧患化为对往昔的怀恋

《诗经.雅.小雅.谷风之什.鼓钟》解析
    《毛序》说:“《鼓钟》,刺幽王也。”这是一首讽刺王荒乱、伤今思古的诗,是否确指幽王无从考稽。

【原文】

鼓钟将将(qiānɡ qiānɡ)⑴,

淮水汤汤(shānɡ shānɡ)⑵,

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⑶,

怀允不忘⑷。

 

鼓钟喈喈(jiē jiē)⑸,

淮水湝湝(jiē jiē)⑹,

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

其德不回⑺。

 

鼓钟伐鼛(ɡāo)⑻,

淮有三洲⑼,

忧心且妯(chōu)⑽。

淑人君子,

其德不犹⑾。

 

鼓钟钦钦⑿,

鼓瑟鼓琴,

笙磬同音⒀。

以雅以南⒁,

以龠(yuè)不僭(jiàn)⒂。

【注释】

⑴ 鼓:敲。将将(qiānɡ qiānɡ)同“锵锵”,铜钟发出的声音。

⑵ 淮水:淮河。汤汤(shānɡ shānɡ)大水急流的样子。

⑶ 淑人:善良美好的人。君子:德智俱佳的人。

⑷ 允:诚然,信然,确实。

⑸ 喈喈(jiē jiē)象声词,铜钟婉转清脆的声音。

⑹ 湝湝(jiē jiē)水流的样子,犹“汤汤”。

⑺ 回:邪僻,奸恶。

⑻ 伐:击,敲打。鼛(ɡ āo)古人有役事时击以召集人的大鼓。

⑼ 洲:水中的陆地。三洲:三块陆地,不知何指,可能是王会集诸侯时奏乐的地方。

⑽ 妯(chōu)扰动,不平静。

⑾ 犹:通“訧(yóu)诟病,过失,罪过。

⑿ 钦钦:钟声。

⒀ 笙:编管有簧的乐器。磬:用石或玉制成的打击乐器。同音:音调和谐。

⒁ 以:为。雅:雅乐,雅为正,指天子之乐,即《大雅》、《小雅》。南:南方的乐调,即《周南》、《召南》。

⒂ 龠(yuè)“籥”的本字,古管乐器。象编管之形,似为排箫之前身。僭(jiàn)超越本分,指乱了规矩。

《诗经.雅.小雅.谷风之什.鼓钟》解析

【译文】

  敲起编钟音声锵锵响,

  淮河之水汹涌而浩荡,

  我心中忧愁又黯然神丧。

  想起古代那好善有道的君子,

  令人怀念不已终生难忘。

 

  敲起编钟音声喈喈扬,

  淮河之水浩荡又汹涌,

  我心中忧愁又黯然悲伤。

  想起古代那好善有道的君子,

  他们品德无邪行为端庄。

 

  敲起编钟擂响低沉的大鼓,

  淮河之上的三洲皆被震动,

  我心中忧愁啊久久不平静。

  想起古代那好善有道的君子,

  他的德行端庄不染诟病。

 

  敲起编钟音声钦钦响,

  又拨瑟又弹琴鼓乐齐鸣,

  吹笙簧打玉磬声交和唱。

  唱得是纯正的《雅》乐与二《南》,

  奏龠管跳舞蹈规矩齐整。

【解析】

今之忧患化为对往昔的怀恋

  《诗经.雅.小雅.谷风之什.鼓钟》解析
    河水汹涌而浩荡的淮水岸边,一场隆重的歌舞筵会正在进行着。从“敲起编钟音声锵锵响”,到“敲起编钟音声喈喈扬”,再到“敲起编钟擂响低沉的大鼓”,一直到“敲起编钟音声钦钦响,又拨瑟又弹琴鼓乐齐鸣,吹笙簧打玉磬声交和唱”和“唱得是纯正的二《雅》与二《南》,奏龠管跳舞蹈规矩齐整”,我们的听觉与视觉神经已经完全陶醉其中了。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洪亮的钟声,它合着咚咚的小鼓大鼓声,和着悠扬的琴声瑟声,伴着清亮的磬声笙声,以及纯正的《雅》声与南方的新声。我们似乎也已经看到了齐齐整整、轻轻盈盈的龠舞,娴熟而欢快的歌舞之热烈和景况的空前,简直达到了万方乐奏、千人相和、千人酣舞、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再加上“淮河之水汹涌而浩荡”、“淮河之水浩荡又汹涌”以及“淮河之上的三洲皆被震动”,耳边犹响着滔滔的水声,这场以流长广远的淮水之滨为背景而精心演出的歌舞,是多么地壮阔与气势非凡啊!

  能够奏《雅》演《南》的,非周天子莫属,外人是不配使用也不敢使用此种音乐的。在国家隆重庆典的节日时,举办这样规模的活动显示的是 国威君威,是社稷江山万代永固的象征。但不幸的是,这场规模空前的歌舞,既不是为了国家举行庆典,也不是统治者与民同乐。“不过年不过节的”,为何要如此奢华?它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声色享受的私欲,完全是为了迎合当权者奢靡荒淫、醉生梦死、纸醉金迷、挥霍无度的腐朽生活。老百姓的苦难他们考察过吗?自然灾害的危险他们预想过吗?什么内忧啊,什么外患啊,被他们统统抛之脑后,他们所追求的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是与非”!他们可以聚倾国之财为一人所有,他们可以敛天下之富为一日所享,这怎能不激起善良正直者的激愤?像诗人这样的有识之士,不由得不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生活而担忧和悲伤,也不禁使诗人发出对追念古贤圣哲、向往古风纯朴之太平盛世的感叹:正因为古代那好善有道的君子“品德无邪行为端庄”,他们才能够“令人怀念不已终生难忘”。但令人心伤不已的是,古人一去不复返,极目眺望今之天下,又有何处尚为净土?世人皆醉呀,世人皆浊呀,何人能挽救世人这无边的苦难?

  那些手握重权的统治者,听得进你这些忧国忧民的焦灼之声吗?别说他们的双眼已经被五色所盲,别说他们的双耳已经被五音所聋,即使他们听见了老百姓的哀嚎,即使他们看见了老百姓的饿殍,已经被声色犬马搞得心魂颠倒的他们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诗人那振聋发聩的悲叹当作耳边风吹过去了,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愁思撕巴撕巴喂了狗了,在诗的末章里,众乐齐鸣、《雅》《南》双出、龠舞再上的场面又开始了。诗人这样的描写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它说明统治者沉湎淫逸的生活已经到了不可自制、不计后果的地步,他们的尽情作乐与狂欢同诗人的深沉忧伤与感念对立得越强烈,越能激起人们对统治者的鞭挞与抨击,越能强化人们对统治者的讽刺与痛恨。末章的描写犹如一组令人窒息的空镜头,勾勒出了统治者恣意忘情的享乐,留下了供人寻味、供人驰骋想象的余地,预示着统治者必遭人民唾弃的可耻下场和他们必被历史潮流埋葬的可耻命运已经指日可待了!

  将今之忧患化作对往昔的怀念,的确是人们的一种无奈,但它却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说明了人们向善向美的追求与道义之力量的无所不在。不要抱怨恶劣的社会风气根除无日,当到时机成熟之时,一切都会从头再来!

  今日之中国,诗中的大权在握者还有吗?有,他们还横行于世!今日之中国,诗中的忧国忧民者还有吗?有,他们正横眉冷对!理不通有人评,道不平有人踩。三千年前那醉生梦死的家伙们不是树倒猢狲散了吗?让我们睁大犀利冷峻的目光看看今天那些私欲膨胀者还能蹦跶几天!

《诗经.雅.小雅.谷风之什.鼓钟》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