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行舍藏”的入世态度/《〈论语7.11〉解析》

(2010-10-29 09:17:11)
标签:

暴虎冯河

颜渊

进取

鞠躬尽瘁

急流勇退

火种

红军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解析

【原创作品】   《〈论语〉711》解析 

“用行舍藏”的入世态度/《〈论语7.11〉解析》
    【原文】
颜渊曰:“用之则行
(xínɡ,下同),舍(shě)之则藏,惟我与(yǔ,下同)尔有是夫(fú)!”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曰:“暴(pào)(pínɡ),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hào)谋而成者也。”

【注】① 行(xínɡ):从事,带领,率领。三军: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分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泛指全军。

② 与(yǔ):偕同,在一起。

③ 暴(pào):通“搏”,徒手搏击。暴虎:不带器械徒手与老虎搏斗。

④ 冯(pínɡ):赤脚。冯河:不用船只、赤着脚涉渡大河。

(yǔ):心许,赞许。

【译】 孔子对颜渊说:“如果任用我,我就去施展抱负,如果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吧!”

子路说:“若是让老师您率领三军,您将选择与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敢于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舍弃船只凭借双脚渡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不赞许,我是不与这样有勇无谋冒险行事的人一道共事的。我要找的必须是遇事谨慎,心存畏惧,善于谋划而最后能成就大事的人。”

“用行舍藏”的入世态度/《〈论语7.11〉解析》
    【解析】
  这是一种进退自如的人生哲学。一个人由婴儿长大成人,父母付出了多少辛劳?万物把你孕育为七尺巍岸之躯,你有什么资格随意处置?人是天地造化之精灵,你首要的便是要懂得珍惜自己和善待自己。挥霍岁月,游荡一生,是对生命的轻贱;然而毫无意义的冒进和无谓的牺牲,也是对生命的浪费。所以对生命的珍惜,就在于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则藏。孔子对颜回说的,就正是这个道理。时代和国家如果用得着我,我就出来为国家为天下做一番事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众生;如果时代和国家不需要我,那我就退隐把自己藏起来。往哪儿藏呢?古人退隐山林。现在不行了,山林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去的了。那么往哪儿藏呢?藏在你家里就行。

 “用之则行”,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愿意去为普天下的民众服务,干什么就干好什么,使出浑身解数,“肩上能挑一百斤,绝不只挑九十九”,为了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默默无闻赤条条地降临人世,轰轰烈烈无遗憾地回归大地。在这样的顺境里,你就该风行天上、雷滚四野,像是稼禾在雨后猛力拔节,有多大能量使多大能量。顺风顺水,正好漂洋过海;时运正旺,正是干大事之时。这个顺境,可能是你“生恰逢时”,政治清明,国运昌盛;也可能是你育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总之,你个人的机遇与天下人的利益达成一致,是上苍给了你为天下人谋利益的机会。

 尽管“用之则行”需要道德、勇毅和能力,但还是容易做到的,要想做到“舍之则藏”就是很困难的事了。什么时候需要“藏”呢?大概是到了非藏不可的时候了。天上乌云翻滚,地上阴风怒吼,小人的咄咄逼人之势正炽,天地之中没有你容身的空间了。在这个时候,就像黑夜来临太阳要避开,就像冬天来临树叶要凋落,是不得已的事情。为了保存“火种”,你必须藏,而且要藏得毅然决然,偃旗息鼓,急流勇退。就好比打仗一样,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怕打烂坛坛罐罐,现在的失去是为了以后的得到,暂时的失去是为了永久的得到。你不是永远地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在人间蒸发。这是一种战略的需要,是一种积极积蓄、等待时机的良策。退得如此迅疾,藏得如此利索,不系私情,不计小利,既不患得患失,又不左顾右盼,恐怕只有胸襟开阔、心怀大义的人才能够做到。

 我们要知道,人是善于表现自己的生灵,那怕是一个傻子,他也不愿意听别人议论自己傻,傻瓜也认为自己比他人聪明。一个正常的人,他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在社会上找不到自以为合适的位置,总会生出一股怨天不公、怪地不道的怒气来,总还觉得“当今天下,舍我其谁”?而你还要让他在正值春风得意之际当退则退,那恐怕真真是“难于上九天”了。“藏”不是永远的躲藏和消遁,而是一种涵养,是为了养精蓄锐,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进取。尽管道理不错,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孔子把他的学生搜寻了一遍,然后说,只有颜渊和我两个人才能做到啊。

 没承想此话一说,子路不高兴了。子路是一个勇猛之人,他知道自己做不到“用行舍藏”,但他却不甘落后于颜渊,马上就反问:颜渊是有独到的地方,我不如他,但是如果让老师您统兵出战,您将带谁去呢?那意思很清楚,颜渊他手无缚鸡之力,上阵打仗靠的是勇气和力量,上了阵就要一往无前地“行”,光想着“藏”那可是不中的,言外之意是说,您不还是得带着我吗?孔子倒给子路留着面子,没说带不带他,只说自己绝不与“敢于赤手空拳打老虎、敢于舍弃渡船涉大河”的人与伍,因为这样的人有勇无谋,不知进退。他们看起来蛮勇敢,只知一鼓作气朝前闯,死了都不觉得后悔,脑袋掉了照样冲出二里地,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就大事呢?

 “暴虎冯河”好吗?这要看怎么用。要建立宏大的事业,必须要有一种奋不顾身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见虎则打,见河则渡,正是一种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气势。当年的“武都头”艺高人胆大,面对突然跳出来的斑斓大虎抖擞尽了威风;当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遭遇大渡河,枪林弹雨之中十八勇士冒死过铁索桥。这正是“暴虎冯河”的精神,有了这种视死如归的豪气,有什么困难不被踏在脚下?但我们细加分析,就会发现,除了大无畏的勇气之外,还需要有一身的本事,把武都头换成武大郎试试!还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武都头手里有一根“哨棒”,十八勇士有悬在江上的铁索。无论是景阳岗上的武都头,还是大渡河的十八勇士,都面临着“无可选择”,勇往直前则有生的希望,畏惧退缩只有死路一条!别无他途,只能拼死一搏!他们拼搏成功了。不过,葬身虎腹的人难道还少吗?比红军早七十多年到达大渡河的石达开不就全军覆灭了吗?

 如果不是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还是不要选择“暴虎冯河”这种莽撞。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怎么办?你是设法修浮桥造舟楫(jí),还是等待枯水期的到来?你是放弃渡河拨马而回,还是脱光衣服不管三七二十一“噗嗵”一声跳进滔天浊浪?这里,既可以真的是一条大河,也可以象征前进路途上的逆境。艰难险阻总是伴随着成功者的脚步,成功者的背后总有着说不尽的酸甜苦辣。世人崇拜英雄,看不起观望者,笑话懦夫,但更烦腻傻瓜。消极等待的是懒汉,拨马而回的是懦夫,暴虎冯河的是傻瓜。暴虎冯河的人面对困难时,刚毅的脸上带着一丝轻蔑的笑纹,然后就是奋勇向前,英雄倒是英雄了一回,但结果可能是葬身虎口或沉入河底,用冒失鬼的枉送性命换来一顶“英雄”的桂冠也的确得不偿失。孔子不赞成这样的人,他不要消极等待错失良机的懒惰鬼,不要见险而逃的胆小鬼,不要淹死深水中的冒失鬼,也不要拔剑自刎徒逞英雄的项羽们。

 做大事的人,首先要懂得保存自己,尽管你没有武松景阳岗打虎的胆略,尽管你没有达摩禅(chán)师一苇渡江的本事,但你能够胸怀诚信,腹装策略,面对困境,镇定自若,一事当前,要临事而惧。因为惧怕才能考虑周祥,才能够不自作聪明地拿出万全之策,你在谋划的时候要保持准备决战的刚毅,你在必须等待时应与险境保持距离,认真地谋划好了,有十分的把握了,事情自然也就成功了。你该退之时不退,该藏之机不藏,只知勇往无前,把命都搭进去了,还奢谈什么成就大事?当行则行,不当行则藏,“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用行舍藏”的入世态度/《〈论语7.11〉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