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止步不前/《〈论语6.12〉解析》

标签:
中道而废畏难不前登攀果实退堂鼓懦夫懒汉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解析 |
【原创作品】
【注】① 说(yuè):通“悦”,喜欢,爱好。
② 子:对人的尊称,此处指孔子:老师您。
③ 中道:半道。废:停止,放下。
④ 画:划断,停止。孔安国:“画,止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自止耳,非力极。”
【译】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理论学说,而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到中途半道走不动了才停止下来。可你现在是根本没有起步就想画地为牢止步不前。”
走不走得到是能力问题,走不走却是个态度问题。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是知难而退、自甘堕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立志后肯用功,持之以恒地坚决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他不把刚刚开垦的荒田当作耕种多年的熟地,他知道耕作和果实之间还隔着无数的青黄岁月,他坚信肯定会有收获的。相反,凡事功利主义,还没有开步就问终点何在、利益何在,期望值定得过高,恳切度要求得太迫,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结果便很容易画地为牢,把自我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甚至裹足不前打退堂鼓。孔子对这种人非常生气:你还没有迈步走,怎么知道你能力不够?你不过是不想走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