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风.秦风.终南》解析

(2010-09-06 10:08:06)
标签:

高寿

寿考

戒襄

终南山

跋山涉水

诗经

文化

分类: 《诗经》解析

【原创作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诗经.风.秦风.终南》解析
    《毛序》说:“《终南》,戒襄公也,能取是地,始为诸侯,受显服
。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其实,这只是一首赞美和接待远方故旧贵客的诗。

【原文】

终南何有⑴?有条有梅⑵。

君子至止⑶,锦衣狐裘。

颜如渥(wò)丹⑷,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qǐ)有堂⑸。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⑹。

佩玉将将(qiànɡ qiànɡ),寿考不忘⑻。

【注释】

终南:山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属秦岭山脉。何有:何所有,有何。

⑵ 条:即“槄(tāo)”,山楸(qiū)树。梅:梅树。

⑶ 君子:有道德的人,或指客人。至:到。止:停下脚步。

⑷ 颜:面,脸。渥(wò):沾润。丹:一种可作染料的赤色岩石。指脸的颜色如厚渍之丹,赤红而有光泽。

⑸ 纪:一说通“杞”,杞树;一说通“屺(qǐ)”,无草木的山,指山上的尖顶。堂:一说通“棠”,赤棠;一说为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二说皆通。

⑹ 黻(fú)衣:古代绣有半青半黑花纹的礼服。绣裳:绣花的裙裤。

⑺ 将将(qiànɡ qiànɡ):同“锵锵”,象声词,指佩玉的撞击之声。

⑻ 寿考:高寿。忘:忘记。

【译文】

  终南山上有什么?

  有坚硬的山楸和艳丽的野梅。

  远方的客人来到这儿停下脚步,

  他穿着锦缎的衣服狐皮裘。

  渍丹般赤红的面庞细润光泽,

  真是一个有道有德的正人君子!

 

  终南山上有什么?

  有陡峭的峰峦和宽阔的山顶。

  远方的客人来到这儿停下脚步,

  他穿着漂亮的礼服绣花裳。

  身上佩戴的美玉呀“锵锵”作响,

  虽是高寿之人但不忘寻求童趣!

【解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诗经.风.秦风.终南》解析

  所交结的师友从远方来与自己一道研习学问,是人生一大快乐也。世间人情淡薄,朋友之间工于算计,又有几个人愿意潜心追求学问?又有几个人结交朋友不为名利?有志同道合者与自己为伍,自然就可以快乐无比了。 

  终南山有什么东西值得朋友来赏玩呢?它除了“有坚硬的山楸和艳丽的野梅”之外,就只有“陡峭的峰峦和宽阔的山顶”了。远方的朋友来干什么?他不是来游山玩水的,也不是寻幽探奇的,他是来与主人研习学问的。远来的朋友显然是个事业有成的人,“他穿着锦缎的衣服狐皮裘,渍丹般赤红的面庞细润光泽,真是一个有道有德的正人君子”。远来的朋友显然又是个达官贵人,“他穿着漂亮的礼服绣花裳,身上佩戴的美玉呀‘锵锵’作响,虽是高寿之人但不忘寻求童趣”。

  以探求学问为乐趣的人,相聚在一起探求涵咏,濡沫商量,其乐陶陶,才能够流连忘返,与时俱进。这样的探求就像弹琴,经常演奏,心手相应,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意趣。知音远道而来,相对操演,神会意赏,莫逆于心,那才是人生无可比喻的至乐。几个相知的同师好友聚在一起,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天里,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环抱中,列坐在清流急湍的溪水旁,一觞一咏,饮酒赋诗,各呈才藻,竞展风华,自然景物之美与人的才华之美融合在一起,互相辉映,成为永远令人艳羡不已的壮举。

  追求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古代读书人的嗜好。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远方的朋友不仅已官居上品,而且也年事已高,仍然跋山涉水跑到这颇具灵气的地方,与昔年的老友共同研习,可见其道德修养之深。

  但是,研习学问之人所从事的是清苦的寂寞的事业,只有甘于此种清苦和寂寞的人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在那些整日里醉心于发财致富和追求官禄者的眼里,他们是不屑理会也不愿理会读书的乐趣的。别人不理解,就让他不理解吧!有道德的君子对此是丝毫没有愠怒之意的。这种中心有得、精神充实、文采风流、至高境界的快乐,只有心在此中的人才能体味,别人不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远方的嘉宾可能只是暂歇腿脚,远方的高朋也可能要做促膝长谈;他们可能要谈谈军国大事,他们也可能只论论诗词歌赋。总之,他们是伯牙和钟子期那样的知音与知己,我们祝愿他们演奏出一曲新的《高山流水》。

《诗经.风.秦风.终南》解析《诗经.风.秦风.终南》解析《诗经.风.秦风.终南》解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