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竹
竿
——让河水捎去我的思念

《毛序》说:“《竹竿》,卫女思归也。适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这确是一首出嫁女思念娘家的诗,但后两句评议不可信。
【原文】
籊籊(tì tì)竹竿⑴,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⑵。
泉源在左⑶,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xìnɡ)⑷,远(yuàn)兄弟父母⑸。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cuō)⑹,佩玉之傩(nuò)⑺。
淇水滺滺(yóu yóu)⑻,桧(ɡuì)楫(jí)松舟⑼。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⑽。
【注释】
⑴ 籊籊(tì
tì):长而尖削的样子。
⑵ 致:达到,还归。
⑶ 泉源:泉水的源头。《水经·淇水注》:“泉有二源,一曰马沟,二曰美沟,皆出朝(zhāo)歌西北。”
⑷ 行(xìnɡ):指出嫁。
⑸ 远(yuàn):用作动词,离别,远离。
⑹ 瑳(cuō):本指玉的色泽鲜润洁白,此形容人的牙齿洁白如玉,指巧笑时的妩媚样子。
⑺ 傩(nuò):通“娜”,
形容人走路飘洒优美、行步有节度的风度。
⑻ 滺滺(yóu
yóu):水流荡漾的样子。
⑼ 桧(ɡuì):亦称圆柏、桧柏。楫(jí):划船的短桨。
⑽ 写:通“泻”,宣泄。
【译文】
又长又尖的竹竿啊,
用来在淇水中垂钓。
我怎么能不思念你呢?
只是路途遥远难以回还故乡。
泉水的源头在左边啊,
淇水的河道在右方。
可怜的女子出嫁离乡啊,
远离了兄弟父母怎能不生忧愁。
淇水的河道在右边啊,
泉水的源头在左方。
请淇水把映照我巧笑的仪容带给你看,
求泉水把记录我婀娜的姿态捎给你瞅。
淇水哗哗啦啦地照样淌流,
依旧是桧木短桨啊松木小舟。
驾着船儿随意地漂游啊,
暂且宣泄我心底郁结的忧愁。
【解析】
让河水捎去我的思念

相思是异常痛苦的经历,相思又是异常美好的感觉。如果人们没有分别时的相思之苦,又怎能体会相逢时的喜悦之情?如果人们不觉相思之美,又怎能千古吟咏而经久不息?
相思,是由于对远方亲人的牵挂,牵挂本身又表明着深深的感情,被思念的人一定是值得思念的人,一定是对自己的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的人。但更多的时候,思念却不是为了被思念者,而是为了排遣淤积在自己胸中的郁闷,是渴望获得亲人的帮助,是希企脱离眼前的困境。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思念是一种自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唯我”的心理感受。有一首古诗说: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四句逸诗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看着美丽的唐棣花,想起了远在他乡的故友,发出了一番感慨:我十分想念你啊,只因路途遥远而到不了你的身边!孔子借用来讲真心和假心的问题。你是真想念吗?那就没有什么路途遥远之说,梦里想你千百度也行,跋山涉水去相逢也罢,你为什么空自悲叹而没有行动呢?还是因为并不真想。嘴巴上的想念与真心的思念是两码事,单纯的思念与付诸于行动也是两码事。
我们可以指责那些只是嘴巴上思念而并未动真心的人,但本诗的作者却是一个真心思念的人,她当然不在我们所指责之例。因为,远嫁它乡的女人只能把满怀的愁思隐藏心中,她只能空自悲叹,她实在没有能力跨越千山万水,飞到所思念者面前。
既然无法到达,既然又关不住思念的闸门,聪明的思亲者终于想出了万全之策,将千思万虑付之流水,让流淌不息的河水充当传递的使者。
不过,贤惠的出嫁女并不想把自己的愁思捎给远方的亲人,无尽的愁思自己一肩挑,捎给亲人的只是美好,她不愿意让亲人分担痛苦。与人分享快乐,一个快乐会成为两个快乐;让人分享痛苦,一个痛苦同样会成为两个痛苦,甚至像孙悟空的毫毛似的,会化作无数个痛苦。让人分享痛苦是不人道的。所以,出嫁女希求河水捎去的是自己的强作欢颜:苦水留予自己饮,蜜糖送予他人食。这就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诗人吟唱的“淇水的河道在右边啊,泉水的源头在左方。请淇水把映照我巧笑的仪容带给你看,求泉水把记录我婀娜的姿态捎给你瞅”。
有首诗说:“我住长江头,君居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流水可以捎去我的思念,河水还可以冲刷我的忧愁。一切忧愁、万般思念都是暂时的,它们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化而遗忘,以至于消除于无形。毕竟还有一江流水可以寄付,也算是对那孤寂之心的莫大安慰。
我们不得不赞美古人的聪慧,我们不得不感谢古人的恩赐,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这个化解忧愁的良方。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红叶传情”,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漂瓶寄思”。
无尽思念付流水,终究还是精神的寄托,只会暂时麻醉苦恼的神经,而那种永久的痛苦却仍旧需要自己去忍受去化解。世界上本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解放自己。聪明的诗人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于是,“淇水哗哗啦啦地照样淌流,依旧是桧木短桨啊松木小舟。驾着船儿随意地漂游啊,暂且宣泄我心底郁结的忧愁。”
我们同情思念的苦楚,但我们更赞美意识到自我解脱的觉悟。其实,“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世间本无愁,庸人自寻之。”你不要去触动那个愁,把一切不好的东西统统锁进“潘多拉魔盒”,永远也不要放它出来,这个世界不就永远是一片湛蓝湛蓝的艳阳天吗?
在许多时候,我们是需要换个思维看世界的,我们张开一只眼睛看望美好的,我们闭上一只眼睛不看引发痛苦的,我们的心灵便会永远祥和。可惜,这个世上的庸人太多了,他们偏偏愿意浸泡在多愁善感之中而不愿自拔,这也正是世人多苦多难的根源。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