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阳市华池乔河乡太古塬有一处濒临塌毁的窑庙,当地乡民称无极姥姆庙,这是中华人祖文化的总源头,是最早的人祖传说历史,可谓最原始的史书——无极姥姆与盘古、女娲塑像。太古塬无极姥姆庙与环县楼房子古人类用火遗址,构成了母系氏族燧人弇兹氏在庆阳的传说历史。
窑庙原有的无极姥姆塑像与盘古、女娲塑像,因窑洞濒临塌毁,1962年被村民移置在当地民俗文化特制的小木神楼子里,原盘古、女娲塑像都是身穿树叶兽皮赤足的原始人祖形象。这一民俗传承的原始文化形态,在全国也属罕见。
无极姥姆是传说历史中燧人弇兹氏的化身。在华夏族的传说历史中,无极姥姆原型被一分为四:华胥氏代表了母系氏族时代的华夏圣母,伏羲代表了无极到太极画阴阳八卦的人文始祖,盘古代表了无极姥姆化育万物成为开天辟地的创世神,女娲代表了无极姥姆繁衍人类而留下了黄土造人的民间神话。
庆阳文化的独特,就是具有2.5万年弇兹氏编草结绳的人祖传说历史与1.8万年华池洞洞沟旧石器考古遗址,及1.02万年华胥氏民俗传承遗址,在距今1.8http://a4.qpic.cn/psb?/1a97d04a-fbf3-4f12-9821-9b3e40e7d59d/wwe2rY6zPncinAr9Oftdi0tUxvLa21ddWV.udTBJQRs!/b/dPMAAAAAAAAA&ek=1&kp=1&pt=0&bo=gAK0AgAAAAARFxQ!&su=5146835649&tm=1514203200&sce=0-12-12&rf=2-9万年至1.02万年之间,有一场人类大灾难前后之间的文化连接。19世纪中期,美国考古学家德奈利研究结果表明,公元前1万年左右,古大陆“大西州”突然发生大地震或彗星撞击地球,引发海啸和洪水,使地球上除了高山上人群部落得以幸存外,几乎全部灭绝。也许在亚洲只有黄土高原腹地的庆阳,留下了考古学与民俗学之间文化前后相承的人祖传说。
盘古开天地与女娲造人的人祖传说,随着华夏族不断地发展传向全国各地。从庆阳五帝末期流向大西南的炎帝西王母苴却族、轩辕后裔白马族、大禹后裔百越族,史书中称其三苗族。苗族、瑶族世代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人祖传说历史,是未经儒家篡改的燧人弇兹氏传说,在庆阳的地名记忆中,全部得到了证实。苗族、瑶族把代表弇兹氏的无极姥姆尊为玄天女帝,又称“伊萨姆”。把燧人弇兹氏的三个分支首领统称“三柯氏”:大鵹部称柯乌耶劳氏,少鵹部称柯婼耶劳氏,三青鸟部称柯允耶劳氏。经编者与庆阳市及华池县的学者们多方考证,认为这些传说基本属实。三柯氏合居之地称为合鵹山、合鵹塬、鵹塬堡,在今华池南梁一带,是昆仑神话的源头。大鵹部华胥氏传承了鵹鸟图腾而成为“鳯”文化的源头,居于华池葫芦河大凤川;少鵹部太婼族居于镇原太阳池,留下了婼水、黑水地名;三青鸟简允部,其后裔被称为西戎,居于环县卢湾乡元城,古名玄天城。从《山海经》大荒西经“三青鸟”的记载,也证实了人祖传说历史始于庆阳。
作者在中华大地上,经过10余年的往返奔波,发现传说历史中的燧人氏不仅仅会钻木取火,石片磨擦生火也是燧人氏的一种取火方法。单从环江旧石器而言,似乎不能证明这里的遗址就是传说历史中的燧人氏。人类学家王大有等学者以张掖境内的合黎山地名认为,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地和弇兹氏繁衍于河西走廊。作者在走河西走廊的张掖市临泽、民乐、高台一带通过调查研究,认为那里没有燧人氏时代的旧石器遗址存在,那里的农业考古遗址与合黎山、弱水、黑水之名,是6000年前庆阳蒲水先民流向河西走廊的文化遗存。而将环江旧石器遗址的毛野人洞,与华池辛家沟旧石器以及华池太古塬无极姥姆文化遗址,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肯定了燧人弇兹氏传说历史在庆阳的存在。
甘肃是传说历史的起源地,是传统文化之根。上古史的研究,旨在寻找积淀于伦理道德沃土的民族本源文化。让文物说话,就是让馆藏文物与考古遗址活起来,让世人知道古人类在甘肃开始了生育文明历史的进化,是在甘肃开始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向世人表达一代代人文初祖,在人类共命运的社会形态中,率领中华先民迎战自然灾害,把历史的车轮一代代推向前进!(《丝路先声》作者窦彦礼1332548115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