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一死,就成大师了
(2011-04-01 20:54:49)
标签:
张国荣刘德华林青霞赵本山无间道杂谈 |
八年前,一个艺术家死了。这个四十七岁的男人从高楼上纵身跃下,结束了一代传奇,也开启了很多人的痛楚。
每逢四月一日,除了“愚人”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种关于张国荣的怀念。当然,那不叫怀念张国荣,那叫缅怀哥哥。见得最多的是“哥哥并未走远,他一直在我们的世界里”,这样的一个人死了,要么去天堂,要么投胎了,怎么会一直在我们的世界里呢,这样岂不是让你们的哥哥做了个孤魂野鬼。再有“每次想起哥哥,就会莫名的心痛”一类的说辞,你都说了是想起张国荣了,还莫名啊,装小资过头了吧。
喜欢张国荣的人,会在这一天翻出张国荣的作品。我认识一个张国荣的粉丝,但因为是个男的,他不会用“哥哥”这个称呼,他的电脑和手机里有很多张国荣的歌,还有几部张国荣的经典电影,歌经常听,电影一般也是在这种特殊的时候拿出来怀念一下。这样才是真正的喜欢张国荣的人,不是像有的人写一些伤感调的祭文,就是张国荣的粉丝了。
确实有很多人是真心悼念张国荣的。你看,每年都有人大规模的纪念张国荣,但纪念梅艳芳的明显就少一些。虽然梅艳芳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作品,也是招人喜欢的一代天后,我会唱梅艳芳的歌就比张国荣的歌多。这样一种对偶像的留恋,也是人之常情。未来某年,如果我喜欢的歌手或是作家死了,估计我也会在他们忌日那天小小的感怀一番。我也来纪念一下这位哥哥,感谢你在我四处看影碟的时代,留给了我们宁采臣、黄药师、程蝶衣这些经典形象。
据说“哥哥”这个称呼,最初是林青霞喊出来的。那是在拍摄《白发魔女》的时候,张国荣打趣的对林青霞说“姐姐好漂亮啊”,然后林青霞就回了一句“哥哥好帅哦”。自此,张国荣就成了“哥哥”。
张国荣身前,人们对他的肯定最多只是“艺术家”这样一个称号,但他一死,就立刻成了大师。神话与传说的形成,除了个人的成就与魅力之外,更需要时间。林青霞张曼玉现在还不是大师,但日后必会被称为这个时代的胡蝶阮玲玉,虽然这个时刻迟早会来临,但不是现在,她们需要经过时间这道工序。而张国荣,他用死亡跳过了这道工序。
香港现在的几位天王,都常受非议:周星驰没良心啊,连合作多年的伙伴都一脚蹬了;刘德华一直很努力,但他演技确实不行;梁朝伟在演戏方面有灵气,但他唱不了歌;另一个唱歌很在行的张学友,拍电影又不那么好。所以,他们都不如张国荣。你别看这些人这么说,如果这几个天王像张国荣一样突然离开了,他们马上就没有缺点了。周星驰会是喜剧片的一代宗师;刘德华会和张国荣一样成为完美的化身;梁朝伟除了演帝的荣耀,在音乐方面也有建树,比如《无间道》的主题曲就是他和刘德华合唱的;至于张学友,除了在音乐方面取得华人世界空前的成就外,还有不少杰出的电影作品。
大陆的艺人们也享受着同等的待遇。比如赵本山,每年春晚快来的时候,就会有人无限怀念朱时茂陈佩斯,还有赵丽蓉。乍一看,还以为真是从他们那个时代过来的,对这些人有感情。仔细一看,原来都是些未成年的娃娃。这些孩子,估计在除夕夜里,在网上表达对赵本山的强烈不满之后,马上就守在电视机前面,等待着赵本山出来了。如果某一天赵本山撒手了,那他就是一代宗师了,那是小品界的侯宝林马季啊。
大师是时间打磨出来的,这是一般的途径,遇到特别情况,大师就是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