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编】冷遇

(2019-11-28 04:46:49)
标签:

历史

收藏

娱乐

文化

时尚

分类: 史海沉钩

          电视剧       冷遇   19823月第一稿

                                                                           根据徐兴业同名小说改编

宫廷的鸟瞰,镜头落在花园里压雪的枝头上,然后推出片名。

葆和殿东序一间标着“琼兰之室”的书斋。宣和天子赵佶身穿龙袍,手拿画笔,正在盘桓徘徊。

从他的坐立不安,蹀躞环行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沉重。

“琼兰之室”是一间只有数楹之地的小小书斋。一切设计装饰都是宫廷标准式样。美丽的油漆丹鹱,雪白的墙壁上画着浙江东部山水的水墨画。画---在北面没有窗户的墙上都画满了,余势不尽,滔滔的钱塘江水一直灌注到东壁。

他到这里来,本来可以享受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乐趣。可是今天他并不是来欣赏壁画,而是要构思一幅画稿。看着墙上那个重重叠叠的山和曲曲折折的水,却不能启发他,帮助他,他显得心烦意乱。他头脑中构思的柔美的情致与壁画上的雄浑的境界,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怎么也揉不到一起。

他索性放下画笔,走到室外,靠在“临漪亭”的栏杆上俯瞰远眺。

环碧池中,春水初泮,游鱼唼喋,在水面弄出一串串涟漪。一团鱼饵投入水中,几十条游鱼蜂拥而来,荡出无数的涟漪。

赵佶沉思的脸。若有所思而且又有些呆滞。

赵佶反身走回琼兰之室,走到画几前,望着一幅用玉石压在几上的晶莹透彻的鹅淡绢发怔。

几个宫女和一个太监远远的站着连大气也不敢出。

猛然间,赵佶拿起画笔飞快的在绢上飞快的画了起来。一会功夫,绢上出现了几片浮云,清澈碧绿的水面上浮出了几丝水藻,烘托出一个晴朗明亮的画面,水面上由浅而深波纹,两条鱼儿亲密的游向一从茂密的荷叶。荷叶上几粒珍珠般水珠仿佛还在滚动,一株荷花亭亭玉立含苞待放,一对鸳鸯亲密无间的在水中嬉戏。

赵佶满意的脸。

 “张迪!”赵佶换道。“奴婢在!”亲信内监张迪入室跪下。赵佶摆手示意张迪过来。张平身,然后起身近步,赵佶指着画对张迪耳语。张迪卷起画,然后退下。

赵佶回到桌前坐下,陷入沉思回忆之中。

十三年前,赵佶二十六七岁。中秋节以后的一个傍晚,在一批内监和禁卫军的暗中保护下,赵佶一付商人打扮,骑着一匹小马来到镇安坊李师师行馆。

张迪和另外两名太监装扮成亲随模样,提着用礼盒装着的两匹内府紫茸,两端霞光细毛布,四颗龙眼大小的瑟瑟明珠,四百两白金。送给了李师师的养母李姥。

李姥先是在外厅接待的赵佶,收了礼物之后,满脸笑容。就把赵佶请进侧间一个更加别致的小轩里。献上清茗和时鲜果品,就笑着退了出去。

赵佶一个人在轩子里边喝茶,边欣赏墙上挂着的屏条和对联。

过了一会,赵佶又被李姥带进一间布置的更加华丽的后厅,那里已经备下了一席丰盛的晚餐。一个小丫鬟斟酒,李姥姥陪坐,李师师始终没有露面。

餐毕,李姥姥送赵佶上楼。楼上的阁子布置的淡雅清远,墙上挂着一付题着“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的醉吉图。刚刚坐下,内室的门打开了,李姥姥拥着含睇不语的李师师姗姗而来。

李师师此时年约十五六岁的样子,几乎没有一点装扮,脂粉没施,眉黛不画,松松地挽着一个家常的慵懒髻,穿一件平平常常的玄粉色衫子,神态十分美丽端庄。

她默默的坐在李姥姥身边的一只素墩子上,既没有打招呼,也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问姑娘今年几岁了?”赵佶拙劣的探问着。

看来送了重礼的“富商”并没有打动她,所以她还是略带强笑还是没有言语。李姥姥暗递眼色给师师,师师装做看不见还是没有言语。起身摘下挂在墙上的一张琴,挽挽衣袖轻拢慢捻的弹了起来。

李姥姥一脸窘相•••••••••••……。马上起身到赵佶身边耳语了几句,说完冲着赵佶一笑,使了个眼色,掀起门帘走了。

李师师起初弹琴动作敷衍,可是一会哀怨抑郁的琴声却把她自己打动了,勾起了伤心身世之感。完全忘记了赵佶的存在,情不自禁的唱了起来。

“寥寥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晶莹的泪珠在流出眼眶。

李师师沉浸在回忆之中:

李师师幼年家境贫寒。她妈妈在生下李师师后不久,就染疾死去,爸爸用豆浆和羊奶将她喂大。四岁那年,李师师又染病,她爸爸好不容易凑了二百钱,去药房抓药。“还差五十个大钱!”掌柜的把药包高高的挂在钩子上。“等你凑齐了钱再来取药!”她爸爸拱手哀求,掌柜的不理睬,转身走了。她爸爸先把钱放在柜台上,然后摘了药,“我先回去熬药,再给送五十大钱!”伙计和老板闻声追了出来。

因为五十大钱,李师师爸爸入狱染病,邻居抱着李师师探望,她爸爸挣扎着爬起来,隔着栏杆伸手抓李师师的手,李师师大哭。

李师师爸爸挣扎着说道:“你要好好照顾师师,俺下辈子生牛做马也要报答你!然后倒地不起。师师又大哭。

镜头一转,李师师十四岁。在镇安坊学琴,练唱,挑水,因为洒了水挨李姥姥打,……。

镜头转回来,李师师继续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赵佶鼓掌称赞。李师师歌声,琴声嘎而止。李师师愤愤起身离去,赵佶一脸惊愕。

深感歉意的李姥姥一直把李姥姥送出大门口,一看见街上布满了禁卫军和太监。他们一见赵佶出来,立刻几个人迎了上去,把他扶上轻辇,然后打道回宫。李姥姥吓得目瞪口呆。

 

赵佶第二次去镇安坊。

这次赵佶去镇安坊已经不是商人打扮了,而是身穿龙袍,摆出了宣和天子的派头了。四个太监捧着“避寒金钿”,“瑛月珠环”,“午鸾青镜”,“金虬香鼎”四色价值连城的重礼。

李姥姥一见慌忙叩见,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奴家有罪,万岁恕罪……。”

赵佶忙说:“李姥姥免礼平身” ……。

李师师从内室走出叩头施礼,但还是冷冷的样子。

 

(二)

张迪面见皇上,跪在地上回话。

“奴婢去时,贵人正在鼓琴,让奴婢在下面走廊等候。后来弹琵琶的刘继安去了,弹的很久。直到晚餐后,刘继安走了,贵人才叫小丫鬟传见奴婢。

……贵人传见后,奴婢就照着旨意回了。贵人看了画,搁在琴桌上,就是那张摆在东窗沿下的黑漆琴桌,然后叫奴婢回来道谢,却把冠子退回来了,说不如叫官家收了,转赐给别人也罢!奴婢再三叩头,苦苦哀求贵人赏收,说冠子退回去,奴婢要受千刀万剐。贵人却一言不发,只叫小丫鬟捧了盒子,把奴婢打发回来了。

他大声的把最后一句话说完,清脆的在自己的脸上打了一巴掌,立刻又趴在地上,磕了两个响头说道:“奴婢没有办好皇上交下来的差使,特来领罪”。

赵佶挥挥手,斥退了张迪,张迪起身谢恩要走,赵佶又叫住了他。

“回来”:“这件事不要在宫里胡言乱语,否则我饶不了你” 张迪说了声“是”然后起身退下。赵佶又陷入了沉思中。

第二天傍晚,赵佶骑着骏骡“鹁鸪青”走在去李师师行馆的路上,这是一条夹壁墙暗道。紧接着急切的踏上“醉杏楼”。 李师师在楼上弹琴,曲调哀怨。李师师听见急切的脚步声止琴,起身扶门观看,脸色由惊疑转为不悦,但又强装笑脸,道声“万岁”。

赵佶忙说:“今天朕带来一副好棋子”说着就进来了。

“这副棋子,是当代高手玉工高韫玉花了一年的功夫,细细辗成,贡为御玩的”。打开棋子接着说:“实在难得,今天你陪朕玩几局”说着把棋盒子推向李师师。谢万岁!李师师说着打开盒子欣赏起来。盒子的红漆光彩照人,用了几条金丝线画出了一幅赏月图。

赵佶起身看见室内的布置略有改动,当他发现原来墙上挂的那幅“醉杏图”已经换上了他送的那幅画,很高兴。说道:“其实张择端的那幅‘醉杏图’可是传世之作”“皇上是丹青妙手,这幅画挂在这里蓬荜生辉,比原来那幅画好多了”,说着笑了。

赵佶更加高兴,说着就坐下来和李师师对弈起来。用了个“双飞燕”开局,一高兴,得意忘形,第一局输了。

为了讨好李师师,第二局用了个“金屋藏娇”想引诱李师师,李师师不上他的当,又赢了一局。这时候,外面李姥姥送来了酒菜,李师师陪皇上喝酒,但是却悄悄的把几口酒都吐在手绢里,赵佶很快醉了,李师师挥挥手让小丫鬟扶赵佶上了床,自己却退了出来,小丫鬟只好陪皇上躺在床上。皇上浑然不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