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如何办好报纸、电视、广播?

(2019-11-26 05:32:30)
标签:

文化

教育

健康

历史

财经

分类: 本人原创

【原创】如何办好报纸、电视、广播?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每个人的记忆方式不同,有的人靠视觉记忆,只要看到的,就会印象深刻,这属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靠的是听觉记忆,在收音机里,在广播和人们语言交流中,留下记忆最深,这也算抽象思维的一种方式。。

因此,办好电视广播非常重要。可是现在许多人很困惑,想办好报纸、电视、广播太难了。

我认为,只要思路稍微改变一下,就会觉得报纸、广播、电视节目有可挖掘的潜力。

比方说:传统文化,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如何传承下去?我们的现代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非常缺失这样的知识,我们应该重新系统普及一下。

报纸可以搞连载,广播多多编辑广播剧,电视搞历史讲堂,文学讲堂,诗歌讲堂。

召集一些专家学者,讨论一下,中国的历史有没有最系统,最全面的电视讲座?中国的文学史应不应该公开搞广播电视讲座?中国的诗词讲座,书法讲座,应不应该搞电子版的视频或者音频讲座?

许多人担心,这样搞会不会让学校老师没有了饭碗?

我看不会,我认为只能纠正一些偏激、错误的教学方法和误人子弟做法。

在中国的县乡村,非常缺乏师资力量,大多数人不愿到农村艰苦的环境去任教,导致一些“半瓶子醋”滥竽充数当上了农村教师。

如果我们中国有全套的文学、历史、数理化广播、电视讲座,我们何愁文化全面普及?改变落后的农村生活,最需要的就是全民文化。

什么是文盲?许多人不承认自己是文盲,我看没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都算文盲。现在念白字,讲错话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不常用的人名和地名,大多数人说错,念错,或者读不出来。

文化素质低,导致落后和失败是必然的。我认为全民族都应该需要补充文化,靠什么补充?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的文化宣传,就是最好的扫盲工具。

我不知道,今后的5G手机会不会有所有的知识讲座,如果有的话,是不是能够查询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

数、理、化、语文、地理、历史、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照相、旅游、医疗、保健、美容、美甲、礼仪、生活常识,各种需要都能在手机中查的到,什么高额的补课费,高额的医疗费,私人的办学还会骗老百姓钱吗?

最关键的是,上述这些讲座谁来完成?我看集体来完成,各个大学的专家,教授可以专门讨论研究,汇总各个学科和门类知识。

有的人说,这些人集中起来很难。我看,手机的视频通话功能,文字、语音交流功能,根本用不着集中到一个城市来讨论,就是在手机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完全不用见面,避免了争论,面红耳赤,难堪下不来台。

还可以按照各个学科,把各类知识进行分工,全国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都会把所有的讲座搞出来。还可以根据不同意见补充完善。最后制作出来的是电子版的高中教材和大学教材两种。

不要顾虑以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可讲的,只要我们的讲座能够全面系统的传播知识,教师组织好学生听讲,听录音,看视频,最后解答学生的各种提问,给学生留出作业就可以了。

我说的这些知识,以前的许多书籍和教材都印发过,只要稍作补充和完善,制作成音频和视频软件,公开发售就可以了。

这些指的是高中到大学的教材,有了这些讲座软件,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的,都可以在家里自学成才,把去学校读书的各种费用都节省了,还解决了念不起书的穷人学费的问题。

虽然这些讲座资料可能会很昂贵,几千元,或者成套下来几万元,可是比起来现在供一名大学生的费用,至少要节省一倍以上。

这和《武训传》的“办义学”想法差不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