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号就是永吉,家里是郊区的菜农,有蔬菜大棚,种的是韭菜,家里还养过大黄狗,二卫喜欢狗,就去他家要狗去了,还帮着割韭菜,打捆,装筐。狗崽子也没得着。
4号杨凌,他父母都是商店的,家里不富裕,买双球鞋也舍不得,有双蓝色的球鞋,可是学校到运动会非得穿白鞋,结果没参加上团体操表演。
7号高凯,家里里哥们多。高华凯,高大凯,不知道他是老三还是老四了,他家离“一副食”很近和23号本钢是邻居,在一个大门洞子里面住。本刚大金鱼眼睛往外鼓着,说话哑脖子,老师一批评就爱哭。
10号国平,住在灯光球场附近,和37号坤辉住一个院子,小时候和他是一个学习小组,记得他家的地板流光铮亮,进屋脱鞋子,那时候家里穷的孩子买不起袜子,光脚丫子,经常不洗脚,到他家最尴尬的就是脱鞋子。
11号胡小军,那个时候学校号召植树,要求学生放学以后去收集榆树种子,很多学生拿着笤帚,在树底下扫,扫几天也哗啦不够“半面袋子”,他经常因为玩不成任务挨批评。
12号坤信,说起话来娘娘腔,办什么事也不敞亮,要不是有她姐姐在学校当老师,他肯定是经常挨批评的主。他和义军冯杰住得不远。
13号杨旭,两个姐姐,有教授爱萍和速滑教练杨艳。父母都是医生,人很正派,“6.26”去了农村,杨旭后来当上了市民盟主席。
14号小民,磕磕巴巴,学习是“劣等生”经常挨批评。但是后来毕业后开饭店,贩刀鱼,挣了点钱,可惜“走的早”点。属于“蔫坏”的那种。
16号亚民,人长得特别白净。家住的地方离少年宫不远,学习不错。我和他在一个学习小组,他家是临街的房子,他有个妹妹,一个弟弟,我记得弟弟叫亚文。亚民当过计量所的主任,后来去了省城工作。
17号玉书和27号玉江是哥俩,家住的离医学院很近。父母都是部队转业军官,父亲是城建局长,还当过体委主任,母亲是军医院大夫,大高个,可能要比他父亲还高,离休之后回了四川老家,把老三带走了。玉书市税务局纪检科长,玉江市体委纪检书记,曾经是市话剧团的“台柱子”,可惜呀!在车祸中没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