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653f8eb0g80bc7055640e&690
第五次人口大普查的数据这样记载:中国城市人口性别比为105.12,乡村人口性别比为106.91。统计数据经过一番蝴蝶效应,直接促成越来越多的老婆们握紧拳头站了起来,而越来越多的男人们为了终身大事而奋发图强。从社会学的角度,这未尝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又一诱因。
回顾茶叶的历史,竟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在,在茶叶传播和普及的许多关键节点上,女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风情公主篇
1662年,一场盛大的婚礼举行。新郎是英王查理二世,新娘是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与其他婚礼不同的是,凯瑟琳是一个狂热的茶叶爱好者,在她随身的几大箱嫁妆里,装满了各种精致的茶具,从东印度公司带来的茶叶,甚至连产茶的孟买都成为了她的陪嫁。
茶叶自此便不可抗拒地被烙上了贵族的象征。也是由于凯瑟琳,英国的第一笔茶订单就此诞生。然而,17世纪英国社会风尚保守,女人不被许可进咖啡馆,要喝茶得买了茶叶回家煮,品茶成为蕴含阶层与性别之分的不平之事。查理二世完婚后,聪明的英国的贵妇们以“王妃每日要喝上几次茶”为由,冲击男权一统天下的茶习。从此咖啡馆向女人们敞开了大门。
恶毒小三篇
17世纪末,由于荷兰垄断着茶叶贸易,茶叶价格及其昂贵。出于对东印度公司的羡慕嫉妒恨,曾有英国的传教士这样污蔑说,中国和日本人面黄肌瘦,正是因为饮茶所致。(如果放在今天,岂不是绝佳的减肥口号?)。另外,由于路途遥远导致茶叶变质,因此,在进入欧洲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茶叶并没有大规模地流行起来。
1679年,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现她的一位情妇蒙特斯旁夫人在3年前就开始举行黑色弥撒——用婴儿、国王私人花园的泥土和石块当做祭品来做法,并将做法后的一些残留物偷偷洒在国王的食物中,以此赢得国王的爱。巫术被揭发后,阴谋破产,可是路易十四由于长期服用含有毒素的食品,烙下了头疼的毛病。碰巧的是,国王的御医熟识驻华大使,对茶叶颇有研究,因此将每日早餐后的一杯红茶加入了治疗食谱中。很快,便治好了国王的头疼。
路易十四对茶叶的疗效大为赞赏,并将红茶作为赏赐赐予她的王后和众多情人们。
做黑色弥撒,施巫术……试想,若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贤妻良母,又是如何拥有这样的魄力和胆识!强硬派女人开始在茶叶的历史中崭露头角,自此茶叶普及在欧洲进入第一阶段。有趣的是,企图用药做法,最后却使得茶的药用价值被大力推广。
强势主妇篇
说道茶叶在欧洲,不得不提到的便是下午茶的传统。而下午茶的发明者又是一位女性。一位名叫安娜玛丽的公爵夫人,起初为了打发午餐到晚餐间的漫长时光而发明了下午茶。很快,这位主妇便发现,下午茶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而成了女人们炫耀自己家世的重要手段——当然了,美其名曰社交。还有什么比找一个借口让众多女伴们前来自己府上欣赏耀眼的银质餐具,最新定制的礼服套裙和收藏的名画更让一个女主人开心的呢?
下午茶会完全由女主人一人掌管,装茶叶的盒子锁着,而唯一的钥匙在女主人手里。当众打开,引来的是一阵惊叹。没有宾客可以随意加水,因为茶壶在女主人手里。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茶会的话题均由女主人发起。只有一个女人可以对大不列颠的所有人发号施令,但是有了下午茶,无数的女人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迎接着权利带来的快感。也许只有这样的快感才能推动茶叶以几何级数在英国发展壮大吧。
文章的结束,忽忆起这样的段子:从前,“碧螺春”叫做“香煞人茶”。采茶的时候,只让处女去采。采之前上下沐浴,采下的茶叶贴在胸口,处女肌肤的体温增加了茶叶的香气。乾隆下江南有部分原因也是受此驱使。而后,突然觉得,所谓女权者,并非只有强势独立智慧如希拉里之流。有时,女性独有的温润美丽也是要命的杀手锏。要不,没了那群少女,何来今天的碧螺春呢?
2010年3月1日20:18分,今天,在不列颠王国,有84,596,785杯茶杯干掉。其中有多少杯献给了女性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