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主要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通过指导孩子进行唱歌、音乐欣赏活动、舞蹈等内容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它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虽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但纵观当前的农村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忽视了对音乐环境的创设、忽视了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及幼儿的实际情况等。
在当前农村幼儿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跟不上新纲要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良好音乐环境的创设,一些教师在组织幼儿音乐活动时,活动的形式单一,忽视了对教学重点内容的突破。在导入部分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中间部分形式简单,结尾也没有有效积极的评价,整个教学活动松散,重点也不突出,教师的教学的随机性很强,教学效果不明显。
幼儿是音乐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内容,幼儿自主学习探究的只占少数,这使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能力,担心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对幼儿采取高控制化的方法,教师干预的越多,对孩子的控制程度越高,孩子就越是被动,孩子的主动发展就越受到了限制。
如何提高农村幼儿音乐教学呢?
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协同参与音乐学习。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音乐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注意创设优美的音乐环境,让孩子们在充满音乐氛围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对幼儿的音乐教学活动,应该贯穿于孩子的一天生活和校园里的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让幼儿聆听各种声音,观察各种动植物,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嗓音模仿各种声音,用自己的身体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模仿各种音乐节奏等,让孩子在尽情地玩耍,踏出动听的音乐节奏,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渗透了音乐教育。此外,结合歌曲教学,适当地创设与可见相关的音乐环境,同样也可以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把音乐教材编成各种童话故事,利用多媒体创设精彩的音乐环境,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幼儿自己去探讨实践,使每个儿童都能自由地、充分地发展他们的音乐潜力,体验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音乐活动与幼儿音乐能力训练的有效结合。幼儿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孩子们唱歌、律动、跳舞等,而应该是音乐、审美、情感的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以幼儿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确定音乐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在教学时,可以将一些音乐节奏训练方法、声势、音乐相关的舞蹈、故事等融入教学中,这样才能取到很好的效果。
选择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音乐素材,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如各种流行歌曲、电视广播的广告歌曲、动画主题曲、教材中的儿童歌曲等,教师根据主题教学的内容、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取舍、改编、组合等进行合理运用,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意表达,在教学时,通过幼儿对音乐形象的感觉、体验的基础上,由幼儿自己发现、探索新的音乐现象并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如为歌曲配动作、为歌曲改编歌词、为歌曲编小故事等。
音乐教学要适当挖掘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容易被幼儿接受。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具有民族特色、内容健康向上的的作品对幼儿进行教学。探索创设与民族音乐内容相适应的音乐环境,利用家长及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一个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不断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有效教育策略,需要教师将这种“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促进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音乐教学要适应新新形势的发展和幼儿实际,转变教学观念,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为出发点,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对策,优化教学过程,让新课改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让师幼共同获得音乐活动带来的满足与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