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笛老三届千寻
海笛老三届千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30
  • 关注人气:9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端午一起High#端午节仰怀屈原

(2020-06-23 05:32:29)
标签:

文化

端午节

分类: 原创散文

#一起端午一起High#端午节仰怀屈原

端午节仰怀屈原

(文)海笛

记得十六岁下乡时,第一个端午节,在一个边远的小山村渡过。那时我对屈原还没有多少认识,我的干妈,一个乡下的中年农妇,给我送来了一个盐鸭蛋和两个粽子。她沧桑的对我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也没啥多余吃的。那天还有几家要好的农民给我送来了馒头、蔬菜什么的。这些农民都知道端午节,干妈还对我说古代那个屈原在这天投河了,他是为国家,为老百姓而投河的,我们中国的百姓世代都记得他,你们城里人在端午是怎么纪念屈原的?

我无语了,从小在城市长大,只知道端午节,却不知道屈原。从那时起,我明白了端午节,知道了屈原,知道了屈原在百姓心目中的分量。“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们的民俗,我们的百姓永远铭记屈原这种为国为民的人,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这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

每到端午,人们就会自然想起屈原。诗人“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上天入地驰骋神思,忧国忧民的形象至今仍在民众的心中。读书时对屈原的诗,特别是《离骚》读了又读,背了又背。屈原在作品中倾诉了他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每读一次屈原的诗文,总有新的启迪和收获。 

屈原的治国思想“循绳墨而不颇”主张法治,主张举贤授能,至今仍值得推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他主张的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现在读来也有新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他追求真理 ,坚强不屈。几千年来给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已经远去,汩罗江的水依旧奔流。那些多情的鱼儿,你们来吃棕子吧,不要喧嚣,让忧国忧民的诗人好好归去。古老的故事,源远流长,诗人的情怀,早已融入我们这个民族千秋万代的追求中,溶进了江面上龙舟竞发的号子声里。端午节纪念诗人的情操,追求生活的美好, 抒发心中的爱恨。百姓心中有杆秤,忧国忧民的人,将永远铭刻在百姓心中。屈原不朽,我坚信,是写在这个端午节的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