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笛随笔旅游 |
分类: 原创随笔 |

美国掠影(22)华盛顿的“越战”“韩战”纪念碑
(文)海笛
在华盛顿“越战”“韩战”纪念碑引人注目。“韩战”,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朝鲜半岛,“越战”,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越南。这两场战争美国 都没有取得胜利。美国称“韩战'为不愿提起的和遗忘的战争,称“越战”为一场错误的战争。就是这两场不愿提起的和遗忘、错误的战争美国却先后为之竖立了纪念碑。
“韩战”在先,“越战”在后,但是“越战”纪念碑于1982年揭幕,而“韩战”纪念碑于1995年才落成,也说明对这场被遗忘的战争死者的纪念建筑经历多少曲 折的过程。这两座纪念碑均座落在华盛顿市宪法公园内,遥望着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碑和杰弗逊纪念馆,紧邻着林肯纪念堂。两座纪念碑和宪法公园周 围的建筑物比起来,不怎么现眼,但却牵动许多游客的眼睛。
导游告诉说:两座纪念碑均由退伍军人、死难者家属和民间组织捐款建设,没用美国政府一分钱,政府仅提供相应的土地。
韩战美国在朝鲜战争双方在严寒和酷暑中浴血拼杀了三年,最后打停在“三八线”,造成几百万人伤亡,把一个美丽的朝鲜半岛摧残得千疮百孔。这场战争美国 的代价,朝鲜半岛的损失是美国也是世界人民不愿提起、遗忘的和不得不提起、遗忘不了的战争。
朝鲜战纪念碑,在一片坡形草地上站立着19尊真人大小的形态各异的不锈钢士兵群雕像,成三角队形搜索前进姿态。群雕正前方和前方左右两侧横卧着三组黑色花 岗岩碑,左前方石碑上刻有以联合国名义参战的15个国家的名字,他们是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 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设计者把这些士兵雕塑组合拉成散兵线,摆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让这些士兵呈 “搜索前进”状。这些士兵头 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十分复杂:恐怖、无奈、紧张各种神态现于脸上,战争的残酷氛围在园区弥漫。
在韩战雕塑群的正前方的地面有一组小方座,上面用英文刻着碑文,中文意为:“我们的国家以她的儿女为荣,他们相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 ,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另有几块石碑上则刻着联合国军(主要为美国军队)阵亡、失踪、被俘和受伤的人数, 共计2429370人,其中美军阵亡54246人,失踪8277人,被俘7140人,受伤103284人,美军总共伤亡172847人。右前方是一面黑色花岗岩碑墙,墙面上镌刻着四个醒目的英文单词: Freedom is not free—自 由不是无代价的!(或者翻译成:自由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是美国人在朝鲜战争停战42年后得出的结论,让人深思,这才是韩战纪念碑园区的亮色之处。
越战纪念碑在林肯纪念堂东北侧的一片草坪内,有一块坡地缓缓下陷,然后突然转弯向两边伸开,托起两面黑色大理石磨成的、像镜子般光滑的碑墙,那上面雕 刻着58132名因参加越南战争而阵亡和失踪的美国军人的名字,这个纪念碑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一道伤痕”永久的刻在美国的的大地上,也许美国人已真正认识 到这场战争的错误,这道伤痕永远也无法抹去。
在碑墙南侧雕立着三位神情悲哀、面色疲惫的美国士兵铜像,与黑色长碑相互映衬。纪念碑如同一本打开的书本,横卧在草坪下面,在其140块花岗岩墙板上镌刻 着 58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阵亡的美国男女军人的名字。我们沿着长达151米的黑色大理石走过去,看着阵亡和失踪军人的名字,就像在默读一本长长 的死亡通知书。那天来这里的各国游客很多,也有些现役美国的士兵。看完这两处战争纪念碑,特别是两处雕塑所表现出来的战争中美国士兵的形象,真佩服美 国人直面历史和失败的勇气,佩服美国艺术家们创作的勇气。

来参观的人们

远眺纪念牌

丛林塑像

近影

碑壁花圈

广场女兵

参观的游客

广场女兵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