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一个群里认识的妈妈掬元,在读完《养育的选择》写的读后感。我看到这段话,我就知道,掬元读完这本书,并不是只学到零星的碎片化的东西,她已经整合成自己的东西了。【 它从13个育儿的棱面共同折射了养育孩子之路更为本质的东西。13小节,涉及的育儿理论和概念远超13个。如果你足够用心,你会发现,百川归海,诉说的仍是同一件事----如何根据孩子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出发,配合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成长。 】
下面文字,来自掬元,她的公众号是:麦芽成长记
没有孩子之前,你永远无法感受自己有多希望能给他更好的。
养育好孩子,被绝大多数家庭视为第一要事之一。
这样的情景你一定不陌生。为了做好养育孩子这件事,你和我,在多少个筋疲力尽的夜里,在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之后,还强忍着一身的困意,翻开厚厚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无条件养育》。
那股熟悉的努力劲,只在备考高考时似曾见过。
然而,即使你读了好几部大部头,实践操作起来,仍然发现不是一回事。
甚至,还招引来了不少家庭战火。
书里不是说要快乐教育吗?奶奶教孩子数数?不行,得吵一架。
不是说要延迟满足吗?故意带孩子到商场走一圈,让他看看他喜欢的玩具,就是不能马上给他买。哪怕哭声振天,路人注目。
不是说无条件养育吗?孩子在外面打玩伴,抢玩具,没关系。不用处理,要无条件爱孩子。
你挑灯夜读换来的是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孩子毫无规则,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合群。
一定是哪里不对。到底是哪里错了?
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如何跨越?
原来是这样!
原来要这样做!
原来快乐教育是这个意思!
呀!大宝小宝妈妈的做法真棒!
这是我在读陈忻的《养育的选择》时最常发出的感概。如果你问,市面上这么多育儿书,为什么还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看《养育的选择》,我会告诉你,这是一本帮你跨越理论和实践的鸿沟的好书。如果你已经阅读过很多育儿理论书,这本书会帮你理清理解的误区,直抵育儿的本质。如果你还没有了解过一些经典的育儿理论,这本书是极好的育儿理论观光指南。全书分13小节,每一小节节奏紧凑,从你和千千万万父母的实践误区出发,接着厘清迷思,释以操作实例,最后是贴心的总结和实践操作极其友好的三个小Tips。
这本书值得一读的理由远不止它友好而极具操作的阅读体验。它从13个育儿的棱面共同折射了养育孩子之路更为本质的东西。13小节,涉及的育儿理论和概念远超13个。如果你足够用心,你会发现,百川归海,诉说的仍是同一件事----如何根据孩子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出发,配合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成长。
没错,这就是《养育的选择》的未来导向。养育孩子这件事,是以孩子成长为目的的。如此,你面对孩子的挫折时,不妨把它看成是成长的机会。挫折即机会,挫折是最好的提醒:孩子是不是哪方面有短板了?同理,你也就从心底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孩子的现阶段的结果不重要,只有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才有更大的成长。那么,表扬和赏识孩子为了每个阶段的目标付出的努力和坚持,而不是结果,不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吗?
然而,孩子远远没有父母的认识和能力,在迈向成长之路的旅途之上,你的责任是引导者。如何让孩子听从你的引导?这也是读《养育的选择》将会给你的感悟,你要了解一点孩子所在阶段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不至于使用一些他远远无法理解或者无法做到的做法。你还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你说的,孩子才会听。
如何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园里老师和家长都极其隆重地配合每个孩子的选书,大宝小宝的要求妈妈爸爸会认真倾听并实现,用这样的例子,《养育的选择》会告诉你,要从心底尊重孩子。毕竟,哪些你觉得不值一提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事。毕竟,没有人会跟一个鄙视和忽视他那些深刻感受的人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吧?
说到配合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可能是你最头痛的部分,这也是《养育的选择》最出彩的地方之一。然而,合上《养育的选择》,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陈忻老师对孩子的爱。有了爱,发至内心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你一定能激发出无穷的智慧,去做好养育孩子这件事。
你可以和《养育的选择》拥抱这样一个必然--一个人毕生发展的必然--一个被尊重被慈爱的人,一个在生活中处处被引导自我成长的人,必然能自我成长茁壮,热烈地爱世界爱生活。长着长着,直到他也绿树成荫,自然而然地荫及他人。
这不正是你想要的,养育好一个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