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iscipline气氛和自主气氛不矛盾吧?

(2012-12-07 18:35:29)
标签:

杂谈

assumption

discipline

自主选择

分类: 心理/教育/杂谈
discipline和自主原则不矛盾

BY 陈忻


这一篇属于纯讨论,应@刘未鹏pongba的提问,我去翻了几篇研究,根据我自己的理念/理解写出来。不过最近要过节了,杂事一堆,又想快些把这个写好,所以花了时间不够多,匆匆写就,大家凑活这么一看吧。


原贴:

@ 刘未鹏pongba: 有一个猜测,请教 @聪明宝宝_陈博士 有没有相关的research?在自主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做事情主要的驱动是emotion我想做它),在discipline的氛围中长大的则 驱动更偏向于willpower我应该做它)。两种都有pros-cons,都可以是high-achiever。我个人倾向于前者。also @迟毓凯 老师。

 

 

我的讨论:


马上要过节了,我要赶在过节前把这一篇给写了;因为要过节,杂事很多,所以这一篇就当我灌水,而且是比较唐僧的灌水,做不到象写文章那么严谨了//致歉!

 


我很想按照pongba的二分法来讨论,比如自主环境长大vs. discipline环境长大;emotion (我想做它) vs. willpower(我应该做它)。但是根据我所接受的专业训练,我认同的理论和观点以及我生活的环境,我做不到这样来分,我觉得这两者并不矛盾。

 


这又牵扯到我们讨论时候的assumptions。根据pongba有几次的微薄,我感觉你认为父母设立的规则和“道理”大部分情况是“没有道理”,所以你认同,父母还是少对孩子讲道理,你温柔地讲,孩子坚定地不听。Sorry, pangba,是不是有点这个意思?所以我之前也跟你说过,你要是这个assumption的话,那你我讨论的assumption根本就不同了。你也说过你的这个前提是建立在国内的特殊国情上的,目前很多父母确实有这个问题。我也相信国内确实有这个问题。但是要解决问题不是一棍子说:哦,根本就不应该讲规则。这样讲的话,难道不是矫枉过正了?难道不是应该去教育父母:什么样的规则是好的,什么样的规则是不好的?让大家把对的规则建立起来?大家意识到国内有这样的问题,那么问题的关键不是“应该不应该设立规则”,问题的关键是“怎么设立规则,设立什么样的规则,怎么执行规则”,所以我在微薄里和博客文章里也一直强调,设立规则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要对儿童有现实的期望,执行规则不粗暴简单,要有4两拨千斤的智慧。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理想主义了些//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在国内根本行不通?


 

回到原题,我不明白什么是自主的气氛,什么是discipline的气氛,因为我看的美国phd们写的书,基本上大致是同意(我也接受的观念),discipline is a teaching  process。在教育的时候,要反省一下,自己在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一个message。所以discipline就是关乎怎么传递message,传递什么样的message


 

所以,在我看来,discipline和自主的气氛不矛盾。比如,在停车场,为了安全,孩子必须不能乱跑,要和成人在一起,不然别人倒车什么的很容易看不见孩子。所以我要建立规则即discipline,我说,孩子们,停车场的规则,你不能乱跑,必须和妈妈/爸爸在一起。(不过又有自主的成分在内),你可以自己选择,你要抓住妈妈的手呢?还是抓住妈妈的包?或者别的什么,你自己选。每次一下车,我会说:boys, what’s the rule in the parking lot?他们会重复一遍rule,自己选择怎么抓住我。

 


所以我没有办法讨论:自主环境长大vs. discipline环境长大。因为在我的assumption里面,discipline是从小建立规则,做proactive父母;而不是救火的父母,等有了问题才来discipline。同时完全自主是没有的,但是在我传达了规则(这个规则是要保证你的安全,保证你不伤害,防碍别人),怎么执行可以灵活,可以你自己来选一些方式,这个也是培养自主和独立思考。我在我的博客文章“美国一年级小学生的书包和成绩单”“美国幼儿园的自由和规则”里面一再强调,在美国,规则并不少,但是这些规则并没有伤害孩子自主性,创造力,想像力的嫌疑,执行的时候也是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我没有见过粗暴死板的老师。(也许贫困学区,差学区有,不过我没有亲身体验)。当然,国内父母存在的种种问题,美国父母就没有吗?当然不是,在美国当然也存在大量同样的问题,要不然那些phd们写那么多书给谁读的?不是专门给中国父母读的吧?但是区别在于,美国的phd们并不是不敢说规则,说discipline了,而是正本清源,教育父母什么是真正的discipline,什么是好的discipline

 


所以基于此,我的assumption是规则,discipline和自主气氛并不矛盾。所以pongba,你想知道的美国的各种research,前提也是这个。这个我们必须要说清楚。不然大家前提不一样,就没有办法讨论了对吧?


 

正因为有这样的assumptions,所以我找到的研究是研究孩子怎么deal with emotions, especially negative emotions,这里面,cognitive, social, motor, and language mechanisms都有作用,把它们运用起来的process可以叫emotion regulationkopp, 1989)。而且emotion regulation has relev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in young childkopp, 1992

 


所以美国培养孩子能够manage自己的情绪,能够做到self-discipline。研究情绪,crying, temper tantrums, self-regulation, self-control, 等等吧,这些研究比较多。这里面不是简单的emotion驱动或者是willpower驱动那么简单,emotion vs. willpower这么简单。里面涉及到孩子的认知水平,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情绪的表达,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互相交织在一起发展的。所以我找不到象你所说的那样的research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