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忽悠”兼谈自制力及情商的培养
(2012-10-29 10:23:43)
标签:
教育情商培养自控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概念定义 |
分类: 心理/教育/杂谈 |
by 陈忻
我的各种“忽悠”,孩子基本能买账,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79fu.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9mzi.html,
昨天又被我给“忽悠”了,老妈心里暗暗发笑。
晚饭后我给了孩子们一点自由时间,说好自由时间结束就要洗澡。10几分钟以后,我说该洗澡了。小宝说:今天是27日,是奇数,应该是大宝先洗。
好吧,没问题,确实是,大宝奇数天先洗,他是偶数天先洗。他正自己在网上看可汗学院的课程。不就想多看几分钟吗?
大宝搞定,我让小宝上楼,叫了3遍还不听。他爸爸警告之后把电脑关了。小宝唧唧歪歪地上楼,我看他很不高兴的样子,心说,不把他哄好,待会儿洗澡啊,换睡衣啊一准不太配合,还是先把他情绪调整好。
我坐他旁边(这样方便两个人眼神对视),我说:小宝,I am so sorry that you cannot watch it any more, but I understand that you are a little boy, you don’t have very good self-control (小宝,我很遗憾你不能再看了,不过,我理解你是个小孩子,你的自控能力还不够好。)我这么看着他说这些话,算是我validate他的感受吧(认同感受)。
他擦了擦小眼泪,感觉不那么抗拒了。我心想,不能说是little boy吧,他们现在一直自诩medium boy(中等男孩子)。我继续说:你现在是个medium boy了对不对?你的自控能力应该比2,3,4岁的little boy要好啊。他们小宝宝,控制不住自己,他们的self-control可能只有40%,50%,你的self-control应该有80%吧?象妈妈这样的大人呢,有100%(诸位读者别笑啊,这个数字是我自己瞎编的,而且给咱成人脸上贴金了,咱成人也做不到100%自控啊)。如果你再这样无法控制自己,那妈妈帮不了你,只能把internet掐断,那你就一直不能上网了,(妈妈心说,其实妈妈也舍不得掐呀,掐了妈妈怎么上网啊?哈哈。我们家已经把电视cable给掐了)。
大宝穿好了睡衣,冲出来说:妈妈,我的self-control有90%!我说:对啊,因为你比他大嘛!小宝说:妈妈,我的self-control有85%!我忍住笑,鼓励他:好!85%是一个很好的目标,那你就要控制自己,不能没完没了地看可汗学院,对吧?他点点头,很合作地去洗澡了。
我之所以这次能“忽悠”成功,而且我知道以后还能这么忽悠成功,因为我前期做了很多工作。
从孩子3岁多起,我就一直在灌输自制力这个概念,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的,很多你想要的,你想做的,可能不能马上得到,可能不被允许做。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我们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更“自由”。比如,滑滑梯,大家都想滑,你推我挤,谁也玩不好,而且不安全。所以你必须要有点自控力,能够等待,能够遵守规则,能够等轮到你的时候再玩。这个概念我经常提到,所以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不陌生。
要让孩子学会这个概念,当出现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就强调定义,这对他们理解这个概念,以及以后继续这些行为是有帮助的。
小宝3岁多一次发烧,我们去看医生。做了常规的检查,耳鼓看不清(医生要排除中耳炎),被ear
wax(耳屎)盖住了。医生拿了工具要把ear
wax挖出来。小宝在医生看耳朵的时候就不高兴了,有点不配合。医生把工具让他拿在手上玩一会儿,然后让他把手指弯拢,握成一个圈,把挖耳朵的工具放到圈里,轻轻的挖,一
边说:我待会儿在你的耳朵里就这样轻轻挖。你不要乱动,你要是乱动,可能会把你刮伤。坐着别动,我很快就挖好了,不疼。(美国的儿科医生都是这样,通常会告诉孩子我将要做什么,让他们了解并且有心理准备),小宝居然听进去了,点了点头。
然后医生开挖了,小宝明显很紧张,肩膀,手臂都有点抖。我一边抱住他,一边鼓励他:你做得太好了!谢谢你一动不动地这样坐着。这个就叫做自控力啊
(self-control),今天你会不会是个最好的病人呢?小宝虽然紧张,但是一直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乱动。终于挖好了,医生也看到耳鼓了。小宝含着泪提醒我们说:我是今天最好的病人!我和医生赶紧都夸他,奖励他一个贴纸。所以,不要以为孩子小,给于一定的鼓励,他们也有相当的自制力呢。
给孩子这个概念的定义,并且在他做成功的时候这样鼓励,好处是,下一次再有同样类似的场景,他会回忆起这次成功的经历,用“我是一个自控力良好的孩子”来自我激励,进入良性循环。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一招。有一天他在家,大宝去上学了。他写字画画,我准备晚上要做的菜。他看见小熊维他命,说:妈妈,我能吃小熊糖吗?我拿出来两粒,说:那好,你现在吃也行。待会儿哥哥回家吃你就不能再吃了。 要不,你现在吃一粒。等哥哥回来你们再一起吃一粒。你想吃一粒还是两粒?他说:好,我吃一粒。待会儿等哥哥回来再一起吃。他就吃了一粒,果然不再要。我挺吃惊的,(相当于糖果试验的不同版本了)。我立刻给下定义和鼓励,说:小宝,你的自控力不错啊。然后我以为他对这件事情不在意,其实人家还挺在意的。在他写字的过程中,无意看到瓶子,他自我提醒道:等哥哥回来还可以再吃一粒。等到车库门响,他飞快跑去开了门:哥哥回来啦。快来,我们可以吃小熊糖。他等大宝进了门,立刻自己拿来那个瓶子。呵呵呵,看样子一直惦记着呢,控制得不错啊。
(关于自控力的培养,我在这一篇已经发表的杂志文章已经说了很多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9qr8.html )
这个给概念下定义并鼓励的办法,在我家经常使用。比如,我在家不停强调positive(说话,提要求,做事要以积极的方式,比如,你不喜欢喝凉的牛奶,不能抱怨,妈妈,我讨厌凉牛奶!这么说什么意思?让妈妈拿去热吗?你要妈妈热,就好好说:妈妈,麻烦你把牛奶热一下。这样说话给别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天,在分秒必争 的早上,两兄弟又纠纷,小宝说:我讨厌你把盘子放到你那边!我百忙之中冲过去,跟小宝说:请你好好说话。小宝也知道这么说不对嘛,改口说:能不能请你把盘子放中间?大宝就把盘子放中间,并且把自己的椅子往中间挪了挪。(有时候我会一人一个小盘子,有时候忘了。但是与其我找两个盘子解决问题,不如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我立刻总结:妈妈很高兴看到你们能这么做。小宝,如果你有任何要求,好好说(say it in a better way);你看你好好说话,就能解决问题。大喊大叫,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大宝,我很高兴你把盘子放到中间,而且你把椅子挪过来,这样你们两个都能够到盘子,我很为你高兴,这个叫problem solving。两个人和平地接着吃早饭。有人说,还是你的孩子听话,说了就能听。不要以为孩子都不讲道理,好好讲道理,5,6岁的孩子也有一定的自控力,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不是一夜之间他们变听话的,我之前一直在做工作。
这样给孩子定义和鼓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很多品质的培养,都可以利用这样的办法。
另外,总是有人问我discipline(管教)应该怎么做?度在哪里?推荐什么育儿书?我真觉得书不在看的多少,关键是要掌握大的原则。我建议的大原则是,底线要有,但是方式要灵活。比如,我要控制孩子使用screen time(screen time就是使用电视,电脑,ipad等等这种电子产品的总称),他们在用的时候我会用计时器设好,到点,对不起,收摊了。这个是我的底线,也是我们共同认同的原则。守住底线!但是,这个过程不一定要死板,非和孩子僵持,过程可以是灵活机动。比如,我坚持了底线,但是,我的方式不那么生硬,我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自控力来说服他们,让他们自己想通,自己疏导情绪。
这个也可以算做是情商的培养,情商的培养不会是发生在一夜之间的突变,而是在生活中,水滴石穿,通过点滴培养和灌输的。
p.s.我也一直说,书不在看得多,关键在于融会贯通。比如我这片文章提到的给孩子概念的定义,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鼓励,这其实也是很多育儿书里提到的鼓励/赞扬的一种正确的方式。我们赞扬孩子要具体,赞扬孩子的品质,并且让他知道他通过了怎么样的努力能实现这种品质,这都是引导,孩子能够学习,比空泛的“你真棒!”这类的赞扬要有用。这个就不展开说了,只是写到这里,忍不住提醒一句,看了书,要灵活运用才行。
转载请注明原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954530101a4j8.html,陈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