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为”中的大作为

(2010-12-02 20:02:49)
标签:

貌似“无为”

大作为

买入持有

丰厚回报

财经

分类: 财富管理

本文在《钱经》发表

如果问到:过去五年国内能为投资人带来最佳回报的投资品是什么?估计决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地答是大城市的房子。有人甚至戏言,这几年来投资房地产的厚利连毒贩子都眼红。

 

投资房地产得厚利,很多人给出了相似的原因:我国的土地供应商只有地方政府一家的垄断状态下供给相对短缺。土地紧张导致房产商囤积土地。城市化带来刚性需求。投资渠道有限放大了对房地产的投资需求。供需严重失衡情况下,炒房游资的炒作的推波助澜等等。诚然,这些因素确实在理。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过去五年一直持有,也是投资人获得厚利的关键。其实,过去五年,楼市在每次“调控”中,在“金融危机”下,价格亦曾有不小的波动。但基于房地产投资买卖成本较高,流动性较为不便的属性,大多数投资者都选择了貌似“无为”的“买入而一直持有”,结果成就了在房市上升通道中全程参与的大作为。

 

到了股市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过去五年间,A股虽大起大落,却总体也有明显上涨(2005年中,上证指数从1000点左右起步)。然而,鲜有投资人因此取得丰厚回报。究其原因,频繁操作使然。

 

国内股市活跃,热点转换较为频繁。基于投资收益率最大化的努力,有不少投资者热衷于预测短期涨跌和追逐热点而采取“波段操作”:大盘股启动前希望全部持有大盘股,而热点转到中小盘类股时又全盘投入。在对不同行业股票的投资机会上也作同样的判研和操作。另外,从资产配置上也力图做到:行情上涨时,百分之百投资股票,市场下跌时,保持百分之百的现金。

 

表面上看,上述操作近乎完美,似能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然而,现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我们看看相关数据吧,2007A股也碰上“百年不遇”的大牛市中的情况吧。从整个市场的表现看,沪深300指数全年涨幅近400%,几乎所有个股股价翻番以上;然而根据调查,尽管赚钱的基民和股民仍占绝大多数,但其中仅有区区4%的股民和0.7%的基民当年投资盈利一倍以上,而不幸折本的竟有近两成。

 

美国有一份精心研究波段操作、但未出版的报告则断定:如投资经理进行波段操作,在计算错误和加以成本之后,投资经理对市场的预测4次必须有3次正确,他的投资组合才能损益大致相抵。也有一份未出版的研究报告研究了美国100家大型退休基金及其波段操作的经验,发现所有退休基金都从事过波段操作,但没有一家能靠波段操作提高投资报酬率,事实上,100家中有89家因为“波段操作”而亏损,而且在5年内,平均亏损高达4.5%

 

为什么波段操作这么不容易提高投资绩效?因为把握波段失准是大概率事件!而波段的真正确认,都是事后了。举个例子,在金融危机中,花旗银行的股价从50美元一直跌到1美元以下,然后现在又反弹至4美元,有不少人说,在1美元时,我介入好了,做一个波段。然而,从概率上看,4美元以下介入而持有到现在赢利的概率比在从50美元到4美元之间介入当现在依然亏损的概率要小很多!因为显然是从50美元到4美元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大得多,要介入的,往往远在股价掉到4美元之前就介入了,要等的,往往在股价掉至1美元还在等。

 

即使是股市的表现长期来说总体上是上涨的,但是频繁的主动操作恰恰容易错过了某涨幅最高几天。我们发现,剔除掉涨幅最高的几天后,指数的收益率会大幅度下降,甚至是负收益。这从美国市场可得到很好的验证:我们选取过去股市相对平稳的十年期(剔除2007年后市场大起大落的数据)来分析,标普500指数1997-2006的十年间平均复合收益为8.42%,然而,如果错过了十年间表现最好的5天,平均复合收益为仅为5.67%,如果错过了十年间表现最好的10天,平均复合收益更显著降为3.42%

 

回到国内看,实际情况完全一样: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主动管理型的公募基金们大多采取把握不同主题的“波段操作”策略,业绩表现上非常不稳定,上半年的明星往往在下半年就陨落。长期跑赢指数的确实屈指可数。

 

从财富管理的角度,始终应有资产配置的理念。战略性的资产配置应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而定,不应随市场的短期波动作重大改变。同时,根据市场的大趋势可作出适度的战术性增持。 “股神”巴菲特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只根据市场的大趋势作资产配置调整的战术性调整。就在不久以前,他就基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公司盈利能力提高的预期而呼吁增持股票类资产。只要全球性长期的低利率和流动性泛滥不改,资产价格的上涨的大趋势不会变。而上证指数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和市净率目前依然远低于历史水平,从估值角度,还是应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股市资产配置。

 

对于配置到股市的资产,要在投资中取得丰厚回报,如确信大势总体向上,则建议参照大多投资者在房地产投资中所采取的貌似“无为”的“买入而一直持有”的策略,忽略短期的波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