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势难测与纪律难守

(2010-09-04 06:55:08)
标签:

投资策略

走势难测

纪律难守

“章鱼”

财经

分类: 财富管理

本文在《钱经》发表 

 

经常私下经常与投资者们交流股市投资心得。谈及投资策略时,都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提到走势预测,则均信心满满,指点江山。然而,讨论自己长期投资我国股市而获得的实际回报率时,大多数投资者对这一话题均虚以委蛇。另一方面,不少投资理财专业人士为客户作长期投资规划时,预期回报率是避不开的要素,专家们多向客户提每年20%的目标回报率。

 

实际情况如何?有一个简易的算法叫“72法则”,就是用72除以年收益增长率,就可以得出资金翻番时间。也就是说,如平均每年回报率为20%,大约3年半时间资金翻倍。如此类推,只要有一定的原始资本,再给予充分的时间,通过投资股市成为千万富翁并非难事。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无论是根据公开的数据,还是看身边的例子,通过直接投资股市而成为的千万富翁的人却如晨星般寥寥。

 

是市场没有给予机会吗?!

 

中国经济这20年以来一直高速增长, GDP增速世界领先。而以此为背景的股市从长期看表现不俗。20年来,上证指数平均年涨幅为16.23%(19901231日到2010630,根据彭博资讯数据),这一回报率甚至高于在神坛之上的“股神”巴菲特亲自掌舵的旗舰伯克夏哈撒韦投资公司A类股份同期取得的15.96%的年均回报率。我们再看近期,就在三年前的2007,我们碰上了的“百年不遇”的大牛市。从整个市场的表现看沪深3000指数全年涨幅近400%,几乎所有个股股价翻番以上. 去年, 中国股市再度走出了一个大盘呈“V反转,个股也普遍呈井喷式上涨的送钱行情”……

 

那么,为什么投资者总体来说长期投资收益不如理想?有人简单地以股市走势难测敝之。

 

股市难测是事实:在2007初普遍预测上证指数的极限在4000--4500点之间;而实际2007的最高点为6124点,远超预期。2008年初万点论大有市场。然而,上证指数却单边向下调整到1664点。踏入2009年之际大多认为反弹后仍会反复向下,而上证3277的实际年末点位也在绝大多数主流的预测之外。今年初的普遍预测股市将呈“区间震荡之势”,而今年以来我们看到的股市“悲喜剧”证实,预测又落空了!看来,如果靠预测股市走势来投资,除非靠的是“章鱼”,否则难有胜数。

 

如何应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与其预测走势而做趋势投资者,还不如做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在股价低于合理估值时买入,而在股价涨到高于合理估值时卖出,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低买高卖”。虽然,衡量合理的指标(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盈率与增长比值PEG、又或是未来现金流的现值等等)并不算太复杂,然而投资纪律的执行不力往往令“低买高卖”这一几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简单操作策略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投资者往往A股主板估值泡沫超越70倍市盈率之际不感觉到恐惧从而选择坚守,而在目前沪深动态估值仅十多倍市盈率之际因犹豫或害怕而错失战机。究其根源, 人的贪婪与恐惧本性使然。 如何跳出误区, 坚守纪律是关键。被称为A国家队的社保以及保险资金因紧跟政策和严守纪律而每每成功地执行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屡战屡胜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上半年宏观数据显示,GDP 增长在一季度为11.9%、二季度为10.3%,出现下滑的势头。而7月份的CPI再创年内新高,达到3.3%,显示通胀预期却仍未消退。货币政策的走向面临两难, 这显然不利于今年后半段股市。然而,经济增长幅度的放缓,会缓解政策收紧的压力,这又会对股市有利。两者叠加,短期内情况复杂。不少投资者很想知道今年后半段的走势从而决定投资策略,然而,温故而知新,我们不难预计:虽然,现在对股市在年底前的走向有不同版本的预测,但对走势主流预测的失准,估计又是大概率事件!既然短期走势飘忽难测,那么在投资策略上,就还是着眼于相对长远吧。

 

如果真正采用价值投资的方法论,建议看以下数据:

 

根据731的数据,上证指数的平均动态市盈率PE15, 远在历史的平均水平35以下,市净率PB2.2, 也远低于历史的平均水平的3.6

 

显然,从估值角度,是一个可以作长期打算的买入点。这时候,纪律的执行力度将决定是否买入。如果决定买入,那就作长期持有的打算吧!至于什么时候卖出,那就还是看估值吧,当平均动态市盈率和市净率升至在历史的平均水平以上时,执行卖出的纪律又是成功的关键了。

 

在具体到行业的投资策略上,6000 亿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和5 万亿的新能源战略会令相关行业长期受益。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对低端且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例如服装、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等应持较谨慎态度;而其他一些高端的出口行业(医疗器械、建筑设备等),受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压力不会太大,加上中国出口有长期持续增长的前景,可以继续看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