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期货投机机构参与风险财经 |
股指期货推出仅两个月,而且监管机构一直“慎之又慎”地对投资者的资格设限,也预设了不少抑制高投资的具体措施:保证金从原先的10%提高到了12%,投机持仓限额从600手降为100手等等。然而,一如笔者先前所料,交易很快就“过度活跃” 了。 中金所最近也不得不把防范和抑制日内过度交易行为提上了议事日程。
每天的成交金额超千亿,成交量远远大于持仓量。表面上看,热闹非常。然而,遗憾的是,本来期货市场中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这两个最重要的功能根本没有体现,只剩最后的“投机”功能了。有“套期保值”需求的养老金、基金等主角并未真正参与,主要由配角(以纯交易型的个人大户和私募等)在表演。投资的目的也仅是赚取差价而已。我国股指期货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达到甚至超过了某些成熟市场用了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实现的日成交量。有市场人士自豪地放言:“预期接下来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里,机构介入期指市场的数量会逐渐增多,相信未来我国大陆股指期货的成交量有望跃居全球第一。” 也有其他市场人士以平抑投机为出发点,希望“监管层加快打开闸门引导机构进场”。
其实,我担心的并不是成交量的天量和高投机,因为在社会不缺富人、市场不缺流动性、投资群体不缺投机文化的环境下,加上投资渠道有限,股指期货的疯狂炒作,是个必然。资金在股指期货中爆炒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远比恶炒农产品小。而且在这一场场的搏傻游戏中,当然的赢家显然易见:交易所因而增加收入、政府因此增加税收、期货公司也因之增加佣金进帐。同时输家也可以确定:扣除了频繁折腾过程中的费用,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一开始就是注定在参与一场“负和”游戏,最后结果肯定是亏多赢少,这些“富人参与者”的整体财富会只减不增。
股指期货的推出,从长远来说,反而最终有机会促进财富的合理重新分配,把富人的部分资产转移到贫穷阶层。这就显然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了。当然了,要真正做到促进财富的合理重新分配,以下条件也必须满足:
其一,就是中产或以下的阶层在目前真能以“隔岸观火”的心态与股指期货的击鼓传花游戏保持距离。虽然,充分认识“财富不会在炒作中产生”的道理。懂得拒绝诱惑是确保自己辛勤劳作得来的财富不被“重新分配”掉的关键。
其二,那就是政府在通过市场取得巨额税收后,应该把其中大部分用于社保、低保、扶贫、教育、保障性住房、医疗保障等。以真正实现合理的财富分配。
我所真正担心的反而是机构们以投机炒作为目的而积极参与。笔者在九五年间有幸作为业内人士见证过当时机构投机国债期货的疯狂:万国证券公司这样一个当时全国最有实力和雄心的券商,因“国债期货327”中的投机失败而在顷刻之间轰然倒下。 前车可鉴啊!如果现在鼓励机构主导股指期货的投机,可能后果非常严重。举个例子吧:如果基金以投机目的参与,则其实就是让本来应该远离股指期货这一“碎钞机”(如果好运或是“印钞机”)的中小投资者通过基金而“被参与”了,一旦投机失败,就真不一定“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