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患无位患何以立

(2022-04-07 18:18:50)
       四月的清晨,校园里迎春花已经开始竞相开放,在晨光里,在习习的微风中,在干净宽畅的校园里,有一种热爱油然而生,有一种喜欢如影随行,有一种心境是舒适惬意,有一种奢望是我在这里。
      网络时代,我们的时间和视线时不时被他人的喜怒哀乐所占据,但吃瓜群众也是很忙,很被动。中国政治大学两名博导的副会长之争跟所有的网络事件一样,没有持续太久的热度,就由官方的一纸"发贴人已经删帖,单位已经开始启动法律程序"而在网上没了声息。我不能理解的是事情初时网上一边倒的对刘某的指责批判,极尽讽刺挖苦之辞,不仅说她是波妇骂街,不具为人师者之基本道德,还说她的绝交信写得让人一言难尽,有失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水准,还说她逻辑混乱,认知不清,如何做一名法律工作者,如此等等。没有人替这位女姓说话,这不符合网络事件的常理呀?一边倒?为什么?我是这样理解的:
       一、对网民进行了一次无指向统计。发贴人,体制外,以博人眼球为目的,挣点击量,谋生;网民对高校这个领域相对疏离,不熟悉,不关心,不评说;
      二、这件事在网民眼里不是个事,就是个被公开化了职位之争,司空见惯。
      三、一个70岁高龄的女老师精神不太正常闹出的笑话。
      四、两个人都是在职教师,都有大量熟人,不便说。
      五、基本上可以看到事情的结果,评说没什么意义。
      六、女人,上了年经的女人,没有一定的定力,就不要出来混,不然死的很难看,绝对真理。
      我认真阅读了绝交信,字里行间透出的愤怒和情绪并没有影响她表达的流畅和思维的缜密。文章分三部分,“我与XXX之恩,我与XXX之怨,我对此事的认识”。实话实说,第一次读到这样一篇博文,我的第一反映是写得挺好,那叫一个畅酣淋漓,那叫一个一吐为快,那叫一个胸中块垒,那叫一个义愤填膺。以她律师的性格,这样的反应都正常,她唯一没有考虑的是她的对手是什么人,是一个重权在握、前途不可限量的高校教务处长,她以学者的天真,女人的感情来处理一个复杂社会的复杂问题,正如她以为副会长职位都是可以商量的一般,她是对自己太过自信了,还是感觉她的智商受到了挑战,总之,她红颜一怒,搞得学校、当事人双方脸上都不好看,而且是无法收场。
  女人70,从生理角度讲,或许已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又如何能管理好你的人际圈?懂得取舍,学会放下,说起来容易,怎么做起来会那么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