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术谚语---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

(2023-04-02 20:25:47)
标签:

教育

分类: 我的武术
   武术谚语---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
   练拳不活腰  终究艺不高
   腰的活动范围很大,它是联系上下肢的枢纽,具有屈伸、旋转等功能。腰的旋转可消解对方的拳脚,可加大四肢的运动幅度。腰也是传导劲力的媒介。腰在身法变化、肢体的协调配合、调整身体重心,以及力量发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武术运动中的俯仰、开合、拧转、折叠、闪展、吞吐、旋腰、转腰等身法技巧,都要靠腰部来体现。因此腰部必须有很高的灵活性(包括协调和速度)、弹性和肌肉的控制能力(即柔韧和力量)。腰须立而不僵,活而不懈。这样在运动中就可做到上下配合,随势而动,随形而变,步随身行,身到步到,使整个套路或搏击动作表现出刚柔相济协调自如的身法特点。如果腰部功夫差,僵直呆板,动作就会迟缓涩滞,上下不相随,手动脚不动,这便是不得机,不得势,身法就会散乱,力量也不顺达。武禹襄在《太极拳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意为身法散乱的毛病一定是由腰腿产生出来的,因为上下左右前后的动作,都是先动于腰腿的。
   腰是贯通人体上下肢的枢纽,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可用一个"整"字来概括,反映在动作上就是根节起、中节随、梢节到。这种运动就是整体运动,它通过调动许多肌肉参加动作;又有脊柱(主要是腰椎关节)、肩、肘、腕等多关节的协调配合,形成复合杠杆的运动形式,从而发挥出较大的力量。
   就全身来讲,下肢为根节,躯干为中节,上肢为梢节。用力的顺序是蹬腿转髋、顺腰、送肩出拳。拳掌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用力是"根节起"、即随转腰催肩前送:中节随"、即肘关节随之由屈到伸爆发用力:"梢节到",即最后力点到达拳面或掌缘。腰起中轴作用,只有腰的灵敏、协调有力、才能使力量得到有效的传递和发挥,形成整体力。例如、弓步冲拳时要拧腰顺肩,可加长拳的打击距离、先打中对方:蹬脚挺膝转胯产生的劲力,正是通过腰的拧转,传于肘,达于手的。
   腰为身之轴,对方拳脚打来,我以拳、腿肘膝搭住对方拳脚,同时利用腰的转动,将对方之力化于无形,置敌于败地、故掌握腰的变化是一个关键。例如,对方拳打来,我只一拧腰,即可避开来拳,同时将腰回旋即可直击对方。在进退或旋转时,凡由虚转实的动作,腰部有意识地向下松垂,可增加两腿力量,使下盘更加巩固,从而维持和调整身体重
   民间有:"身如游龙,腰似蛇行";"发于腰,传于肩,催于肘,达于手";"其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运动在梢,机关在腰":"腰腿无功,全身皆空";"浑身随腰动,出拳才有用"等许多关于腰的谚语,足见对腰的重视。因此、习武者应十分注重腰部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的锻炼。"松、沉、直"是对腰部总的要求。松腰要求尾间中正、腰部、髋关节放松、不弓腰、不塌腰,利于发劲。旋腰转体,即以腰为轴,左右旋转、腰转自然带动上体转,膝关节须灵活,以保证上体旋转自如。沉是以松为基础自然下垂,可使气不上浮,下盘稳固有力。直是在松沉运动中保持腰部不俯、不斜、不晃、使劲力顺达四肢。
   腰胯部的柔韧练习,即是指肌肉、肌腱、韧带的伸展和拉长,腰胯关节的开放,着重于练习弯腰、翻腰、拧腰和旋腰。具体可采用前俯腰、涮腰、晃腰、甩腰、下腰等方法来提高腰的灵活性。
   演练套路可提高腰的灵活性与协调性。练习时应注意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身手步协调一致,体现出上下相随、变化多端的身法特点。腰胯功是贯串于整个习武过程的。
   另外,练腰有助于练"命门",畅通"督脉"(脊背正中的经脉),充实肾气(相当于元气),使身体健康,精充力沛。对肾虚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