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学习“创设建构区”有感
(2019-01-08 14:18:55)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的内容针对的是0-8岁儿童。不仅提供了环境创设的基本信息,还呈现了具体实例以及实践中需要的各种材料,为每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给予详细的指导。
书中第十一章“创设建构区”,在仔细阅读学习后,给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让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审视自查自己班级的建构区。区域游戏时,建构区一直是很多喜欢建构和部分性格相对内向幼儿“藏匿”的场所。虽然一直有,但常常容易被忽略指导,也很少在区域里与幼儿互动,更没有讨论过如何丰富、拓展或建构孩子们的学习机会。借此机会,从“了解幼儿的实际搭建水平、发现和讨论存在的问题,给予他们需要的支持”等着手。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幼儿说:
——积木不够用,我们还没有搭完积木就用完了。
——XX小朋友把我们搭的都拆了。
——XX一点也不会搭,他自己玩,还要打扰我们。
——我们搭房子的时候,工具也没有。
——我们只有木头积木和一点彩色的塑料积木。
——我们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搭。
……
不管是孩子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还是隐形的问题,确实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一、积木的数量和种类
积木的数量和种类直接影响搭建的效果和幼儿的水平发挥。缺乏数量是必须的,在种类上也要尽可能丰富,关键要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搭建,不是平行游戏,而是可操作性强,幼儿间可以互动合作的。
辅助材料的提供可以丰富多元一些,集中分类摆放在一处,幼儿可以根据需要去取来用。很多时候,巧妙地运用辅助材料可以让建构的效果发挥亮睛之笔。
三、纸和笔的运用
四、作品的保存
当零散的积木被一群人组合搭建成一个作品时,那么这就是他们辛苦的成果,就值得尊重。作品如何保存?拍照、绘画都是一种记录的方式。谁能动?也应该由搭建的人决定,什么时候拆,谁去拆,都应该有商有量。
同时我觉得在建构区,老师如何与幼儿进行互动,指导幼儿,也是十分重要的。那如何进行正确指导与互动呢?根据《纲要》的精神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必须重视情感的交流,使教师和幼儿于“相溶”的情景中,从而大大提高互动的实效性,没有情感交流的互动是缺乏教育价值的;同时,在共同的游戏中,充当良好师幼互动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促进者,对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深入、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在玩中、学中掌握幼儿各方面的状况,深入分析、研究,及时作出自我反省,才能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一)用心交流,以积极的情感互动为基础。
(二)教师在游戏中的正确定位。
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没有压迫性的游戏活中,能体现真正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种没有心理负担的活动,是有利于师幼间互动和有效互动的,如果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去导演去指挥游戏,或者干脆放任自流,不干预幼儿的活动,那必然影响建立积极的师幼互动,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游戏中,教师扮演伙伴角色和儿童一起玩,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而我们教师感到,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必须尊重幼儿人格。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及兴趣的需要,尊重幼儿及其独立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和需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获取成功感。但这种尊重和需要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自流,对活动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要通过慎重的观察和判断,利用幼儿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在保护他们自尊心的同时,设法帮助他们克服缺点。
(四)、认真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
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告状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又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教师在处理师幼互动行为中常出现的主题——告状事件时,首先要分析告状原因,了解事实真相,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抓紧教育契机,恰当引导,给孩子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
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构建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为师者同样可以从师幼互动中吸取经验和养分,逐步提高自己,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
师幼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将会促进幼儿的发展。优秀的幼儿教师在处理师幼关系时,教师的角色是经常变换的,有时候是和幼儿平等的,有时是幼儿的指导者,有时又显的比孩子还小,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积极开展以幼儿为主体的师幼互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家园互动,幼幼互动,充分利用资源,促进良好的师幼互动,以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