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厉害了,我的国”如何翻译成英文?
(2018-03-12 22:10:21)
标签:
转载 |
从“厉害了,我的国”的翻译看意译的灵活性
“厉害”是个来自古代的口语。它的含义之广远非一般词汇可比。简而言之,人的才华、能力包括体力,动植物界及自然界各种现象只要超越常态而引起人们惊叹都可以用“厉害”去表达。那么,它就会对应某种外语(比如英语)很多很多形容词或者副词。
可是,在古代将它翻译成外语的机会可能不多,翻译工作者也无需因此而发愁。即使是在外交场合多如牛毛的当今,似乎也不用发愁将它翻译成某种外语——总能找到和它含义接近的词——既然是口语,场面上随便一翻译也就应付了。但是,从“厉害体”文章出现于网络开始,“厉害了”一词的翻译却成了问题——因为作为书面语,在需要翻译时,必须把它翻译成地道的外语。而“厉害体”文章可能涉及数以百计的场合——到目前为止,“厉害了,我的××”中的“××”足有数百,恐怕这还是保守的估计。应用场合过广,且又是文章用语,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就难以应付了。
“厉害体”文章的出现,是不是始于“厉害了,我的国”这句话,真的不好弄清楚了。可是,这句话的使用频度以及使用场合的级别却在不断加大和升高。就目前创造惊人票房收入的《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而论,“厉害体”文章的使用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那么,对这句话的翻译也就不能躲躲闪闪了。
不能躲躲闪闪,倒也不是指一般翻译人员,自然有如林之高手会去处理这个翻译难点。要不是看到今天CCTV-1打出《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的中英文标题,我还没想到这个翻译问题。打出的英文字幕是Amazing China,字面含义是“令人惊奇的中国”。
看后,我沉思良久。“令人惊奇的中国”和“厉害了,我的国”有多大接近度呢? 不把“我的国”翻译成“My Country”或者“My China”而翻译成“China(中国)”,这已经失去一点原文的色彩。举例来说,我就写过两篇厉害体文章,标题中都有“厉害了,我的添翼”,如果把“我的添翼”翻译成“the Tianyi School”,人们就不知道“添翼学校”是我的工作单位,甚至根本理解不了“Tianyi”是什么意思。再比如“厉害了,我的哥”,如果不把“我的”翻译出来,人们就更不知所云了。再说Amazing。“令人惊奇的”难道一定包含正向的含义吗?1972年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中国》,难道不可以冠名为“Amazing China”吗?就说一件新闻,如果它报道的是一个人所干的一件不一般的事,把标题写成“惊人的举动”,翻译成“Amazing Action”,有谁能够猜想到是见义勇为之壮举呢,还是光天化日之下干一件违德违法之事呢?猜想不到。那么,“令人惊奇的中国”会让外国人一下子想到是中国人这些年反复说的“厉害了,我的国”的褒扬至极的含义吗?恐怕不会。中英文标题的接近度非常之低是不难看出的,根源在于Amazing并不单指好的结果或者坏的结果,是个中性词。
可是,就常识而论,中国人自拍的电影,那么多中国人看,外国人一看到“Amazing China”倒不至于往坏处去想——何况,在看这个电影之前,外国朋友必听到过中国朋友做简单介绍,口语中早已得知“厉害了,我的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了,尽管因人而异,译法千差万别。正是从这个角度看,最终我还是认可了这个译法,并且找出一句话排除了对这个译法的抵触。这句话就是本文标题的含义:意译具有灵活性,翻译者可以变通处理。当然,以后是否会有其他译法,目前还不好说。我倒是希望有更好的译法出现,甚至翻译界来一次小小的讨论。
自己这么想,也就不由自主做了尝试,自己也权且灵活一次吧。查词典可知,“厉害”根据语境被翻译得五花八门。那就不能直接套用那些译法。根据汉语语义,“厉害”相当于“了不起”、“好得令人惊奇”、“好得让人难以置信”等。对应于这些表达,英语里有“wonderful——解释为unusually good即‘异常地好’”,“miraculous——解释为very wonderful即‘更加异常地好’”,“marvelous——解释为wonderful, esp. because surprisingly good即‘异常地好,特别是因为惊人地好’”,“incredible——解释为wonderful; unbelievably good即‘异常地好;让人难以置信地好’”。这几个词都是可以使用的。选一个程度更高一点的吧,即marvelous,再加上感叹性修饰以及“我的”,那么,“厉害了,我的国”就可以译为:
How marvelous, my China (或者my country)——字面意思是“多么令人惊奇地好啊,我的中国(或者‘我的国’)”。
难道这样翻译不是和原文更加接近了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