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银行发放贷款的同时便创造了存款,也就是创造了货币。当一笔存款发生的时候,不论存入现金,还是从其他银行转账,都没有增加货币。只有贷款和政府透支,才会创造存款,从而创造货币。孙国峰以他对理论的执着追求,依据贷款创造货币理论,2003年他用三个小时时间说服了基于存款创造货币理论较早提出存款派生循环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米什金,米什金表示将在修订教科书《货币金融学》中删除这个例子。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各国央行各种各样的救市行动。央行救市,本质就是“贷款”给银行,即回购注资或直接买入不良资产,从而注入流动性,这之所以能救市,就因为央行主动通过“贷款”创造了基础货币,暂时或永久修复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是存款创造货币,央行能把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吗?如何存入?其实当我们救助企业时,只有给予贷款,企业才能有存款,才能支付工资、货款,才能起死回生。所以,中央银行在贷款的同时就创造了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贷款的同时便创造了货币,贷款创造货币显而易见。远一点的例子,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也是贷款创造货币?通过约130亿美元基本无需偿还的援助贷款(2006年值1300亿美元)援助西欧各国重建经济,从而美元主宰全球。人民币国际化,也必然是以贷款方式,货币互换只是初级阶段。
存款创造货币理论之所以能谬传如此之久,贷款创造货币的实质,也是信用创造货币,企业有了信用,贷款才会发放,存款才会产生,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实现具体地讲,目前很多银行发放贷款都会要求借款人在本行存款或建议借款人把贷款存在本行,如此一来银行发放贷款就直接派生出相应存款,形成新的可贷款资金,这使得银行贷款所需的存款无需全部依赖于从市场吸收新存款。因此贷款规模越大的银行,贷款派生的存款和流动性都比较丰盈,揽储压力就不大
它衡量了商业银行体系内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为了控制这个体系创造的货币量,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设置严格的准备金比例,中央银行只允许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的一部分用于放贷,这也称作现金准备比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