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双泉乡扶贫的日子(七)
(2011-11-01 15:41:42)
标签:
扶贫重庆酉阳双泉乡友成小鹰计划 |
分类: 扶贫日记 |
10.24
今天我们扶贫办公室里来了不少要开贫困证明的学生及家长。之前良燕姐有让各村干部通知下去,若贫困户的家中有在读中职、高职的学生,就能得到县里发的助学金,不过先要在乡里审核通过,在申请表上盖个章。很多老百姓得到通知,前来办理,办公室里挤了很多人。老百姓恭恭敬敬唯唯诺诺的表情让我想起以前每次去政府机关或者银行办事的样子。希望我回应给他们的笑容能给带去一些温暖吧。
今天清凉洋葱的公益小喇叭第四期终于发出去了。这一次拖了一个月才完成,讲的是最近讨论很热烈的公益圈薪酬问题,目的在于让大家对NGO从业人员的薪资状况有一个整体印象,并解答一下大家对工资来源等问题的疑惑。虽然工作很忙,公益小喇叭没法像原先预定的那样半个月发一期,但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每一期发布出来,除了能得到老观众的支持,还会有更多新的人知道我们这个小项目,尽管不是按指数上升,至少影响力也在慢慢往上爬了。晚上还和洋葱妹妹聊了一下小喇叭未来的发展,希望以后会有更多人和更专业的团队来做这些事情。很担心葱妹在柬埔寨应对的洪水情况。
10.25
早上起来,清凉洋葱的公益小喇叭被好多人转发,好开心,希望我们的小项目能越做越好。
一到乡政府,就有同事喊我去领加班费,居然是上个月中秋假期时加班做基本农田划定表的加班费。一百元加班费让我又一次感动了,乡政府为我做了很多本来他们没有义务去做的事情,包括帮我出伙食费等等。他们对我这么好,我真的没有理由中途离开,所以友成想把我调去县扶贫办,我第一次那么坚定地拒绝“上级”。
出版社的朋友黄哥打电话来。他本来这周要来,但是因为下雨,推迟到下个月。期待他带来的书。
10.26
今天周三,像往常一样去给孩子们上美术课。快走到三年级教室的门口时,孩子们一窝蜂全涌上来了,以我为圆心的半径两米内都水泄不通。虽然被拉拉扯扯得站不稳了,但内心的幸福感无法形容。后来有孩子喊着“你们让老师进去吧”,这才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进了教室。
今天的美术课主题是“连环画”。我想,不只是要教孩子们绘画技巧,还要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今天我就先让几个孩子上来讲故事,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出来,示范给他们。教过他们一些画人物表情和表现对话的技巧之后,后半节课让他们自己画出一个故事。很多孩子画的是自己上山玩儿发生的故事,可能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太单一了吧。有个孩子画的是她和另一个同学在上周六骑车去乡政府找我玩,结果没找到:当然,因为周末不上班。我看完后又一次被感动了,赶紧把电话告诉他们,嘱咐他们来找我之前一定打电话给我。
今天的课堂纪律比上次稍微好一点了,除了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大多数孩子们还是很认真的,那眼睛都不愿多眨的样子,特别可爱。
10.27
县统计局终于把系统做好了,于是开始录入人力资源表——很机械的劳动。这个表的设计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在录入的过程中,经常会很头疼。我算了一下时间,得至少花费一百个小时,若一天录四五个小时的话也得花上一个月,可上面要求在十一月五号之前录完。很犯愁。
五年级的陈老师请我去他家吃晚饭,于是今晚吃上了热腾腾的火锅。他老婆也是老师,在我们乡的幼儿园工作。陈老师家有一个两岁的小孩儿——农村的双职工只允许生一个娃。三年级的学生,陈倩,是陈老师的侄女,周一到周五也住在他家。晚上五个人共进晚餐,我和两位老师聊了很多农村教育的情况。陈老师说,今天他把我上次批改的作文发下去,让大家好好看看我给他们的长评语,还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要好好珍惜我在这里的日子,弄得几个女孩子都哭鼻子了。我听陈老师描述着那情景,又是满心的感动。
饭后,让陈老师带我去学校图书室看看,陈老师特地打电话喊上了图书管理员何老师。何老师骑着个摩托车赶到,领我去了图书室。房门紧锁,我们一进去,就有一群孩子们也兴奋得哗啦啦涌进去了。何老师说,之前让孩子们自己来借书,但他们总是只看漫画书,而且把书柜翻得很乱,所以现在都是每个班分组集中借书,让班主任交接。这个房间里有三排书柜。里面基本都是别人捐来的书,不过很多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教参和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读了不少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这样有趣又讲很多道理的童话书,这里却没有。于是赶紧跟出版社的黄哥联系,让他过来时多带些童话书。
从学校出来,已经七点多了,天色渐暗。往宿舍走,路过一小店,老板招呼我进去坐坐。几个人在电火炉边坐了一圈,小被子往腿上一搭,聊得好舒服。其中有一个是初中部的物理老师,何老师。她本是数学老师,去年被调来双泉中心校,便改作教物理。不过双泉中心校的初中部已经停止招生,这一届初二升学完就彻底没有初中部了,到时候何老师再教回老本行。何老师同时也带初中部的美术,也是从来没上过。她说本来想照着教科书教点素描之类的,可是没有用来展示的工具,也没有可以作画的工具。
10.28
今天上城墙村开会,村干部和各组组长,还有村里的党员代表,都来了。乡政府的干部们也来了,黄书记又像之前在乡上开会时一样,讲了很多发展旅游、建设和谐双泉的内容。城墙村的杨书记讲了一下两保工作(社保、医保)的情况,另外嘱咐大家做好准备迎接民调电话,“在务好虚的情况下再务实”。
最后终于是重点内容:世行项目。村民互助资金收缴情况很不理想,上面要求贫困户都进入这个互助资金的项目,这样才能得到助力。再就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这块儿,又一次催着村民组长写项目计划书,跟他们说下次要开项目竞争会议,并要求现场演讲。各组的项目计划书上要签上全组村民的名字。不过最近大家都在忙农活,收完玉米收土豆,收完红薯收烤烟,所以今天也没说截止日期,等过阵子再接着催催。
参会的都是村里的积极分子,其中还有几星期前我在日记里提过的那对老党员,所以今天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李书记说,贫困户向来受照顾很多,所以得每户出三到四个义务工来翻修道路,但本来很多贫困户家就有好几口都是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这下引起了大伙儿的广泛讨论。另一次争论是因为医保卡扣费问题。
在城墙村村委呆了好几个小时,会议结束后,我没有坐他们的摩托车回乡政府,而是慢悠悠的在村头小路上踱步。风景很美,学前班的小朋友一路打闹着往家走,见我来了就一个劲儿往我的镜头前凑。路上还拍到了拾板栗的老人,还有唧唧叫着的小松鼠。
10.29
终于又到周末。今天坐汽车赶去黔江和其他小鹰会面。大家好久不见,相谈甚欢。每个人都遇到过不一样的问题,现在也都渐入佳境。
晚上六点,友成志愿者支持中心的张世霞、刁宇宁老师来为我们开一个公益项目申请主题工作坊,还有贵州民族学院副教授、贵州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促进会理事长毛刚强老师。毛老师是NGO的老前辈了,以前也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世行项目。从六点聊到十点半,时间过得很快,其实也没聊太多关于项目的东西,更多的是和我们分享公益人的价值观。
毛老师说的很多东西我都相当认同,比如说不要对农村的原生态造成破坏——这里的原生态不是指自然,而是指人文环境、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支教的时候,当你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大学,去大城市”,谁又知道这是一颗美好的种子还是罪恶的种子呢?毕竟能考出来的是少数,其他那些一直为这个小梦想而努力却得不到回报的孩子怎么办。村民的某种生活状态是几百上千年的演变逐渐沉淀而成,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你以为你带去的是“先进思想和技术”,其实很愚蠢。毛老师举了河北某农村的一个例子,在那里村民们分娩是直接生孩子到一个装满沙子的木桶里,当然沙子是高温炒过的,这样的情况下,乡村卫生所的介入并不合适。另外,我还很认同毛老师说的这句:做小鹰计划,首先是要对得起自己,然后要对得起你所服务的对象,最后才是对得起友成基金会。
在双泉乡,我所做的点点滴滴,不求取悦于任何人,只求无愧于心。
10.30
昨晚大伙儿和几位前辈一块儿在黔江的街边吃烧烤,聊到很晚,今天终于睡了个懒觉。由于分到乡一级的小鹰只有我和史琳,友成基金会考虑到我们的安全问题,想把我从乡里调到县里。我们在乡上的工作已经顺利开展,当然不愿意离开。最终双方的妥协结果是让我们写一份申请继续留在乡上并能保证自身安全的申请书。这次友成基金会的老师来了,正好让她们帮忙把申请书带回北京的基金会。
午饭后,小宏伟和涛哥送我去汽车东站赶车。回到双泉乡,一切都好。在黔江还是个大晴天,车开到酉阳时居然下起了雨,真是道似无晴却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