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双泉乡扶贫的日子(五)

(2011-10-18 09:22:47)
标签:

扶贫

双泉乡

酉阳

重庆

友成

小鹰计划

分类: 扶贫日记

10.10

 

昨晚夜里两点多,火车到达黔江站。黔江火车站像酉阳火车站一样,远离市区。下火车之后,和陌生的乘客一同拼车前往市区,住到了在黔江做志愿服务的梦梦和亚亚租住的房子里。和我一同拼车的另两人,一位是来修高速公路的勘测技术人员,背着沉重的测量工具,另一位是抱着几个月大孩子的年轻妈妈。后来我吃惊地得知那个年轻妈妈是91年的,这么一推算,结婚时还没到法定年龄呢。“大家都这样,先办个仪式,生完小孩,再扯证,有些人索性不扯证,这样以后离婚也方便”,女孩很不以为然地说。

 

再起床时已经不早了,三个人吃着亚亚从四川老家带来的藏区特产——糌粑,也就是青稞面,一边乐呵呵地聊天。午饭后,几个人在黔江汽车站告别,我坐上了从黔江到苍岭的汽车——这趟车经过双泉乡,不过只能买全票——34元。我感觉这交通费对于农村人来说并不便宜,也难怪他们难得去城里一趟。

 

一路颠簸,终于在晚饭前到达双泉乡。又回到熟悉的食堂,同大家一起吃晚饭。我把在家洗好的照片拿出来,分给大家。每个人兴奋地抢到属于自己的照片,并好奇地翻看别人的照片,很欢乐。

 

 

10.11

 

本以为今天要开始录入人力资源表,结果他们的进度比我想象的慢多了:系统没装好、连之前手写的入户调查表都还没汇总完毕。于是又在办公室坐了一天,终于有时间剪剪片子了。翻出之前拍的摘玉米、烤玉米、熏腊肉等镜头,这些刺激味蕾的东西,真可以做成农家乐宣传的素材了。

 

今天县里还来人进行了突击检查——我觉得称为半突击检查更妥——是头一晚临时通知的。不过我们双泉乡早准备好了汇报材料,领导来了之后在会议室念一遍就好,然后把汇报材料交上去。又想起了当初我们去县里反向督查的情形——就是聊聊天,抽抽烟,吃顿饭,最后拿上材料走人。

 

 

10.12

 

早上去了趟双泉乡中心学校,找到校长,说明来意——我想在小学做兼职的志愿教师,可以教授美术课等。他们一开始以为我是来找实习机会的,因为小学里正好有两名师范生在实习,这两位实习生也是双泉乡人,曾经从这个小学毕业。

 

一番交流之后,校长虽然不很理解我这个空降的义务兵的来意,但还是同意了我按自己的意愿任教。我选择了周三下午连着的两堂课——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美术课。这样的话,我只需要一周抽出半天时间,乡政府那边也比较好交代。去办公室找了负责三、五年级的老师要了教材和名单,每个班有六十多个孩子,记名字对我来说可是个挑战呀。双泉中心校的老师不算少,有四十多个,每个老师每天教两到三节课。但他们教学的课程不太“专”,一个老师教好多门不同的课,基本是两三个老师负责一个班。向老师们打探之前美术课的教学进度,才知道孩子们之前基本没上过美术课,没有任何美术基础——课表上虽然写着有美术课,但这类“副课”通常会被用来上语文数学。

 

虽然我的顶头上司是扶贫办而不是乡政府,但乡政府已经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人,所以还是正式一点,写了份比较正规的申请书,说明了几点想去当老师的理由——让孩子们受一些艺术熏陶,并通过认识孩子们来了解他们的家庭。

 

另外,今天乡政府里一台电脑坏掉了,让我帮忙去修。以前一遇到电脑问题就求助班里男生的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还好电脑里没什么重要数据,给他重装之后就好了。

 

 

10.13

 

昨天修好电脑之后我就预感以后身份又会多一重,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今天乡政府又坏了一台电脑,我被喊去帮忙。蓝屏报错,我也没辙,只怕是硬件出了问题,果然重装也不好使。终于,电脑还是送去酉阳县城修了。虽然不是我的责任,但还是有些愧疚——当初若把计算机学得更好一点就好了。

 

今天管法律的吴律师让我帮忙抄写一些法律援助申请表之类的东西。看了好多份,农民来寻求法律援助无非就是两种——赡养纠纷和拖欠工资。我以为在农村,这些礼数都挺好的,可那些赡养纠纷看着真让人痛心:七八十岁的老父亲,身体残疾、丧偶独身,不仅不被儿女赡养,反而被赶出家门。突然想起昨天去小学,校长问我能不能给孩子们上思想品德课——这些“副科”基本是用来上语数外,即使有上,也是班主任随便对教材念一下,并没有专门的老师。虽然昨天表示不上品德课,但现在决定以后去学校找机会带孩子们读一读《弟子规》。

 

 

10.14

 

周五。一早,良燕姐下村去考察人畜饮水的项目了,不过因为车子坐不下,而且这也不属于世行项目,所以我没去成。呆在办公室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于是又在剪片子和看资料中度过,不过又加了一项工作——备课。

 

武装部的冉副乡长开始了这一年的征兵工作,他写了很多宣传标语贴在乡政府附近和主要道路两侧:“把忠诚献给祖国,把青春献给军营”、“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等。冉副乡长是退伍的军人,经常穿着一身绿军装,很帅气。今年的征兵指标是四个,不过他说这很容易征到,报名很火爆,甚至有些人为参军找后门。

 

10.15

 

周六,早上本来乡上要开一个农转非问题的会议,因故取消,然后休息了一整天。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一边看着窗外的青山,总觉得从这大山里寄出的信件会很有意义。

 

晚饭后和石主任、良燕姐一块儿散步聊天。在乡里的主干道上走着,很少有车辆经过所以很安全。这条水泥路修得不错,两边还种上了小树——都是专门购买的路边专用树苗,可以想象几年后这里快速发展,凋敝的道路成为了林荫大道,许多车辆在宽敞的马路上奔跑。

 

 

路边的饲养圈内传来一阵阵动物的尖叫声,我问她两,为啥傍晚了还有鸡叫,结果大家都笑了“那是养猪场,猪们都饿得尖叫”。还遇见拿着镰刀的农民们,一问,原来都是去种油菜的。我跟她们聊起我田园生活的梦想,石主任说这边建房子的土地虽然要向政府购买,但种菜种树的都随便用,还能起到保护土地的作用,每户人家都要承包一定的保护片块呢。这时我看了一下路边的土地,都长满了荒草,好可惜。心中泛起一丝悲凉,想起很多关于农村的文章里经常描述的场景: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土地没人种,都荒芜了。

 

10.16

 

今天赶集,乡政府的石主任帮我买了三十个新鲜的土鸡蛋,我自己又买了些水果和板栗。小日子十分滋润。食堂姐姐带女儿去苍岭镇剪头发了,于是我和良燕姐自己在食堂用昨天的剩饭剩菜做起了什锦炒饭。

 

爸妈寄来的旧衣物也到了,满满两大箱,其实都挺新的,只是样式有些过时。和城墙村的小左说好了,下周带我去走访生活困难的农户,把旧衣物给他们分发出去。小左说他小时候也穿过别人捐来的旧衣物。顺道寄来的还有我以前画画的工具,以及我的一些小玩具,准备作为奖品给表现好的孩子们。清理着这些物品,想象着将来会发生的情境,又开始怀念从前在甘肃支教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