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范畴与论证点位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2年4月中旬,王亚平等太空三人组圆满完成任务并顺利返回。这是王亚平第二次到太空。面对记者的采访,王亚平谈及初次到太空时的感受,说:“身处太空,你所见到的世界会让你得到升华——在你心中,有很多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东西则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
材料二:《旧唐书·文苑列传》载,席豫“性尤谨”,处处谨慎行事,不肯马虎随便;即使写给晚辈的文字,也从不潦草。他认为潦草的字迹给别人看,是对人不尊重,也是对自己不尊重。有人问他,这么细小的事你何必介意?他回答说:“细犹不谨,而况巨耶!”
上面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
“辨异”材料,把握议论方向。
材料作文要注意“辨异”,如果说“求同”在于确定立意角度,那么“辨异”则在于把握论证方向。虽然同是述说“小”与“大”的解证关系.但材料1讲述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大"是可以相互转变的;材料2讲述的是做不好小事,处理不好小细节,就很难做大事,成就大事业。这两个层面都是我们写作论证的方向,因此不能泛泛地去论证”小”“大”之间的关系,或者单纯论”小”“大”。
这里谈到议论方向问题,我想补充说说。
议论方向应该有两种,一是议论范畴,即通过研究内容范畴来研究作文论证范畴,即写什么,是写是什么,还是写为什么?是写怎么样,还是写会怎样?这解决议论大的方向问题。内容范畴决定论证范畴。论证范畴是为什么,而你却写怎么样,那么,跑题了!
二是论证点位,即论证小的方向问题,当然也是研究材料内容,但研究的是材料内容具体写了什么。即便是写是什么,也要研究“是什么”的具体内容,研究到底写“是什么”的哪个点,是含意?是关系?考生必须随着材料的议论点、叙述点而作文,否则,同样被视为跑题。
例如,材料写的是大与小的关系,那么,论证范畴有了,写是什么,写关系。这还不够,还要研究写大与小的什么关系,不能泛泛写大与小的关系,而要写大与小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而要写小事做不好,大事也难做好,因为这是材料内容阐述的大与小的关系的具体内容,我们作文也必须在写关系的前提下具体写这两种关系。
审题,研究材料内容是必须的,研究这两个方向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脱离材料内容范围作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