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作文
(一)作文原题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 50 米蝶泳 S5 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在领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致赞扬,有网友说:“这一蹲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生活里的卢冬虽然没有双臂,但化妆、弹琴、书法、做饭……都不在话下,而游泳让她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卢冬说:“我也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请大家把我看作一个普通的女孩。”卢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二)题目理解
首先要在材料的限定中理解“蹲下去”“站起来”两个概念,“蹲下去”对应的内容是“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可以引申为放低身段、体贴他人、谦卑低调、平等待人等品格;而“站起来”对应的内容是“虽然没有双臂”却生活自立、“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可以引申为自立自强、战胜软弱、阳光开朗、乐观自信等品格。准确理解概念,既要有内涵的把握,即“蹲”与“站”两个不同的姿态所代表的谦卑与自立(自强);又要有外延的界定,即谦卑与自立(自强)具体表现。在喻体与本体之间建立可靠而清晰的相似关系,是审题的关键。在比喻引申的命题角度上,这道题与今年新高考 II 卷高考作文(以书写“人”字的过程来比喻人生)是一致的。
其次,要注意题目的写作提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双概念的写作,不但要分别阐释概念,还要把两个概念的关系说清楚,因此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材料进行细化分析。身为世界冠军(站),卢冬却能单腿下蹲与人合影(蹲);明明身残志坚,自立自强,十分了不起(站),卢冬却表示自己只是“爱吃、爱玩、爱闹”的普通女孩(蹲)。由此可以归纳:“站”是“蹲”的重要基础,自立自强甚至出类拔萃的人,更有底气、更有胸怀去放低姿态、谦卑待人;反过来,“蹲”也能为“站”提供助力,卢冬的谦卑、低调, 当然能让她更有人缘、更受欢迎,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所谓得道多助),也更能避免自高自傲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其事业更上一层楼。在思辨关系的命题角度上,本题与今年新课标 1卷(强弱互转)又有相似之处。
(2)“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在认清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考 生要思考如何付诸行动,特别是解决两者无法统一的难题。
(3)“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考生在正面立论的同时, 可以从反面批驳当今社会中青少年群体存在的一些不良之风。这些写作提示,要求考生结合现实来思考、分析问题,并在写作的深度、广度上有所优化。
总之,“读题如读文”,要把作文材料及要求当作一篇小短文一样进行文本细读,梳理文脉、提取要点,认清要求,才能为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