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2016年高考锦州一模作文题分析(创新者与匠人)
(2016-04-07 11:28:14)
标签:
海城作文吴老师高考议论文 |
分类: 试题分析 |
2016年高考锦州一模作文题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在他的《匠人》一书中说,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因为匠心一一把事情做好的欲望,是根植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冲动。但是我们所见的现实是,匠人精神却始终是一种稀缺的品质,以至于成为了情怀的象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常常会把创新者和匠人拿来进行对比,似乎求新求变,才是最有意义的部分,才是价值所在。
真是如此吗?
对上面语段阐述的观点,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分析:
一、作文材料由三部分组成。
1、材料第一段第一句话说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匠人,一是给匠人下了一个定义:
2、材料第二段用了一个词“似乎”,似乎的意思是什么?似乎是“仿佛、好像”的意思。这里有“质疑”的意思。质疑什么?创新才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吗?匠人没有意义、价值吗?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
3、第三段“真是如此吗?”的意思是什么?真是创新者的求新求变,才是最有意义的部分,才是价值所在吗?由“似乎”得知:不是的。匠人也有意义、价值。
二、看看作文要求:
“上面语段阐述的观点”是什么观点?
(1)、人人都可以成为匠人
(2)、匠心就是把事情做好的欲望,是根植于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冲动。
(3)、匠人精神是一种稀缺的品质。
(4)、创新者似乎是最有意义、价值的所在。
三、由于“上面语段阐述的观点”不只一个观点,那么,我们选择哪一个观点作文?
由上边的分析我们会自然得到应该选择第四个观点作文。即创新者最有意义、价值还是匠人最有意义、价值?
如果选第三个观点是可以的,但是是次一等的立意。
选第一、二个观点,可以判为跑题。
四、问题来了,谁最有意义、价值?
创新者有意义、价值。匠人有意义、价值。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显然是不行的。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创新者要有匠人精神,匠人要有创新精神。两者结合才是最有意义、价值的,我们的时代最需要这样的人才。
五、匠人精神:
诚如桑内特所说,谁不曾在生命的某一刻,尝试成为一个真正的匠人呢?去钻研、沉浸、改进,重拾这“内心深处冲动”,“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
匠人的精神就是专注、思考、不断地了解、不断地琢磨,使每一个作品达到最精
只有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
谈及工匠精神,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瑞士手表。手表作为一种高精密的器物,完全是由手工制作完成。而瑞士手表之所以名扬世界,就是因为精准、精确,工艺细致入微,工匠精神在此呈现得淋漓尽致。
匠人也称为工匠,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可以这么讲,科技越是发达,工匠精神越发重要。当今社会,并不是一味地鼓励人们去当从事手工劳动的工匠,因为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笔者要指出的是:我们可以不做工匠,也不可能人人成为工匠,但是工匠精神值得学习。在高新技术主导工业生产的今天,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宝贵。
今天的程序员、医生、父母和公民都需要了解匠人精神的价值所在。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中国自古以来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
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指出,中国有的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中国企业界,目前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工匠和技术工人,更需要努力培育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与企业精神中的诚信、担当、创新和坚持,都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
当今的匠人指的是什么?已不只是单纯的手工艺者或是没有思想的机械者,而是指把专注、技能、思考等一系列相关能力带进他们领域的人。当今的匠人出现在各个行业,如程序员、建筑工程师、音乐家。
六、试题背景:
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由此说来,这个题出的好!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爱国家。
当然,这个题,审题是有一定难度的,立意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不过仔细认真审题是可以做好的。
稍稍有点遗憾,现在“任务型作文题”非常流行,又是考试中心极力推崇的新题型,在一模考试中没有给予重视,有个方向引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