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用了“水土不服”材料建造的问题大桥,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

(2013-11-27 19:15:31)
标签:

蚌埠

质量问题

豆腐渣工程

水土不服

监管责任

分类: 时评
    耗资近7亿、历时三年建成的蚌埠大庆路淮河公路桥,于去年12月底正式通车,但仅9个月后,主桥面大面积出现"脱皮"现象。市民质疑是豆腐渣工程,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解释。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除了车辆超载因素,最主要的是桥面上使用的全部是进口材料,建造大桥使用的沥青是从韩国进口的,粘贴剂是英国的,而这些国家生产和设计这些材料是根据本国的环境,不能适应蚌埠的温度。

    一座大桥,耗资7亿,这本来就让我等小老百姓唏嘘不已。可能是因为我对行业了解不够的缘故,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何修建一座横跨两岸的大桥需要7亿之多的资金。这又不是跨海大桥,7亿的资金到底都花在了哪里?不出问题不知道,一出问题,相关部门的解释让我有些茅舍顿开了。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是很多年前形容国人崇洋媚外常用的话语。但放在蚌埠大桥修建工程上,其实再适合不过了。国内的沥青和粘合剂,不要说修建蚌埠大桥,就是修建跨海大桥,也还总能找到合适的标号的吧。为何在大桥仅仅投入使用9个月后,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使用了外国的原材料,出现了水土不服现象,最终才导致了大桥成了典型的豆腐渣工程。

    原材料也有水土不服现象,这到是我第一次听说,但如果仔细想想,这哪是原材料水土不服,分明是出现了质量问题之后,相关部门给出的推脱责任的说法罢了。

    首先,桥梁设计和建造时,不可能不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更不可能不考虑使用的材料和建造工艺是不是能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如果真的如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使用了进口材料之后,由于进口材料的水土不服,导致不能适应当地气候的话,那从设计大桥之初,就已经犯下了建筑行业最最严重的错误了。这恰恰说明设计和建筑单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大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是不是真的如相关部门解释的那样,是使用了进口材料,出现水土不服而导致的,会不会有其他的猫腻在里面,让人浮想联翩。

    国内的建筑企业,真正用良心做事的,没有几家。要是没有监管部门的监管,我相信,80%的建筑质量无法达标。不是不相信建筑企业的企业良心,而是国内建筑业乱想中,企业过分的追逐企业利益所决定的。不要说一座大桥出现质量事故不稀奇,就是关系着老百姓生命安全的住房都可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一切,足以说明中国建筑业界的良心了。而蚌埠大桥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会不会建设时使用的材料本身有问题,而不是使用了进口材料才导致大桥质量问题,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在经过严密的调查之后,给公众一个真相。

    但是,最终的原因是大桥建设时使用了劣质材料,或是在建设用料时偷工减料,拟或是如相关部门所言的那样,使用了进口材料出现水土不服所致。无论如何,设计和建造单位都脱不了干系。即使使用了进口材料导致水土不服,最终造成质量问题。但设计和建造之时的相关工艺考虑上,需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花费7亿,使用不到9个月,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对于此类严重质量问题事件,相关部门必须彻查,给公众一个交代,给纳税人一个交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