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山东青岛栈桥风景区,一名残疾人因在海边叫卖海螺等小饰品,在城管来检查时来不及“逃跑”,被便衣城管逮住后长时间殴打,后经游客报警后,城管迅速离开现场。被打残疾人后被120医护人员送医院救治。在残疾小贩被城管长时间殴打期间,许多游客围观看热闹,但无一人上前制止。
社会公众喜欢将城管和小贩的关系比喻成是猫和老鼠的躲猫猫的一场游戏,而政府部门则常常说城管和小贩之间的关系就好似鱼和水一样的亲密,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说话的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相去甚远。但无论如何,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之间的矛盾,不可以上升到用武力解决的地步。过去的无数事实也说明,武力根本无法解决矛盾,反而会令矛盾升级,最后其实大家都是费力不讨好。
按理说城管执法再正常不过,许多城市每天都在上演城管和小贩之间躲猫猫的游戏,城管来了,小贩收拾东西走人,城管走了,小贩又回归原状摆摊赚吆喝。执法者为了城市卫生和执行执法在情理之中,小贩们迫于生计摆摊赚钱也实属无赖。其实两者互相体谅、相互理解,都多为对方想想,城管和小贩上演鱼水之情也不是不可能。
但遗憾的是城管执法不文明,总想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就难免让二者矛盾不断升级。在该事件中,城管殴打残疾小贩让人寒心,而更让人感叹“世态炎凉”的则是游客的围观而无一人为小贩说话,或是求情。
残疾人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应该成为这个社会保护的对象。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普遍之后,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需要加强。而在现实保障制度不高的情况之下,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谋生很重要。在政府无法通过行政力量解决残疾人生活问题的大前提下,一些政策适当的为残疾人自谋生存提供方便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
城管执法没有什么错。但并不是说执法不分对象。对待自谋生存的残疾人,应该有一些政策照顾。在不违法的大前提条件下,允许残疾人自主经营一些小买卖也未尝不可。这和政府的执法能力无关,相反,适当的、合适的人文关怀恰恰是体现政府执法水平的一个方面。不但不会受公众的质疑和批评,反而更可能得到社会的理解的赞誉。
其二,城管殴打残疾人是典型的暴力执法,不可取,更应该受批评。哪怕是对待四肢健全的小商小贩,也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赋予城管打人的权利,更何况对待手无缚鸡之力的残疾小贩。城管的暴力执法是个问题,时不时的总可以见诸新闻头条,但往往事件的处理被诸如“临时工”之类的回复敷衍过去。尽管“临时工”成了城管应付公众的一剂万能药,但城管和小贩的根本矛盾没有解决,反而升级,这只会让城管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小贩暴力抵抗执法的事件接二连三出现的原因。
最后,多人围观看热闹,却无人上前制止城管暴力执法,从某个方面反映了社会公众的冷漠心态。围观者可以找出千万个理由拒绝上前,比如可以说自己是来旅游的,不想多管闲事;可以说城管“威武”,不好惹,不想引火上身;也可以说城管执法,闲人莫管……
,但正是因为围观者的冷漠和看热闹的心理,从某个方面助长了执法者无视法纪,肆无忌惮的暴力执法。而对于被执法者是残疾人士,围观者更是视而不见。这场执法者对残疾小贩,四肢健全之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冲突,更体现出围观者的冷漠和社会的无情。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包括社会、政府、家庭等方方面面的理解和帮助,而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不但是政府部门需要做的,更是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应该做的。政府从政策层面上应该给予残疾人士以政策上的支持,给予适当的特权以保护残疾人的生活。而社会中的正常人士,更应该敬畏自食其力的残疾人士,对心理坚强、内心强大的残疾人,我们应给予适当的帮助,而帮助,绝不限于金钱,对社会中出现的对残疾人的不公平现象应该站出来抵制,哪怕为残疾人求求情也是件值得残疾人士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