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一所公办幼儿园招生,市民遭遇“拼房”门槛。在幼儿园的招生条件中赫然写着:幼儿园只招收当地户籍的适龄幼儿或父母在该镇购买80平米以上(含80平米)房产并已有房产证的适龄儿童。一位外地户籍但在该镇买有79平米商品房的家长到该园为孩子报名被拒。幼儿园和当地教育部门称:此举是“优先保障可以买得起80平方米住房的外来工需求”。该园新规发布之前曾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并获批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表示,该园只是试点,如果试点可行,将在全市所有幼儿园推广。
幼儿园入学难在一些大城市轮番上演,在上海、广州等地,曾经出现过幼儿入学须向幼儿园缴纳高额赞助费的事情。一些家长抱怨,现在连孩子入学都已经进入拼爹的时代了。好在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叫停了这种明目张胆的不公平现象。虽然禁止幼儿园收取赞助费之后,因为幼儿园提供的学位和希望入学儿童的数量上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家长还是感觉不到禁收赞助费能带来任何的实惠。一些公办幼儿园放出招生计划之后,于是出现了一些家长不分白天黑夜排队争取名额的现象。但这种从拼钱拼爹向拼时间拼精力的转变,显然对于无法支付高额赞助费的家长来说有了一丝希望。
佛山是一个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发达的制造业吸引了大量来自异乡的外来工。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一直是当地政府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方面在招工难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政府要通过政策上的实惠吸引和留住工人,包括最低工资这样的硬性指标,也包括像解决子女入学这样的附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解决,但外来工子女的入学必然侵占本地学生的一些教育资源。在一些外来工数量庞大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本地户籍学生入学难的现象,这也招致很多本地人对外来工的反感,同时也导致外来工和本地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和对立。
如何解决孩子的入学难题是教育部门的事,如何平衡外来工子女和本地户籍学生的矛盾是政府需要解决的。外来工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发展,理应享受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成果,其中就包括子女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
在当前,教育资源不足也是一些外来工集中城市存在的问题,这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教育资源配备充足之前,如何解决外来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是政府需要动脑筋做的事。一是要保证本地户籍儿童的入学问题,其二还要履行当初对外来工的承诺,解决子女的入学问题。眼下的问题是,公立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的硬件与软件都比私立幼儿园有优势,公立幼儿园就成了香饽饽。而外来工的经济状况也是参差不齐。同样是外来工,有的做企业的高层,能在本地买车买房,有的做一线工人,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只能满足一家老小的基本生活。对于收入不同的外来工子女,政府如何保证其孩子入学的公平也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
很遗憾的是,佛山教育部门的做法选择了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带有明显歧视的甄选方式:优先保障可以买得起80平方米住房的外来工需求。
无可厚非,尽管佛山的房价无法和广州、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的房价相提并论。但能在当地买得起房的外来工,一定是收入可观的人士,无法想象一个月工资只有2000左右的一线外来工能在当地买得起动辄几十万的商品房。即使买得起,这部分生活在社会中低层的外来工也大都不愿意在异乡安家。但是这并不是说这部分没有能力或没有计划在当地买房的外来工就没有子女入学的需要。
能买得起房的一定是有钱人,这和广州、上海等城市以前的幼儿入学前须向幼儿园缴纳赞助费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到底还是拼爹拼钱。但细细琢磨起来,园方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让人感到更加的可耻。拼爹拼钱还可以看成是对父母能力的一个考验,但拼房则多少让人感觉教育主管部门和房产商有点狼狈为奸的意思。尽管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该政策和振兴当地的房产市场没有任何联系,该政策也不具有任何的政策导向。但是这个解释经不起推敲,为何入园的硬性指标中规定必须拥有80平米以上的住房?为何不是规定父母的存款数量有多少?佛山不是也在实行外来工积分入户制度吗,为何不按照积分的高低进行筛选……恐怕这一连串的疑问,不但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无法解释,恐怕连当地的政府都会认为难以启齿。
无论是以前的拼爹拼钱,还是现在的拼时间拼精力,说白了都不涉及任何的和当地地方经济挂钩的东西。但佛山的拼房事件则和当地的经济紧密相联系。萎靡不振的房地产市场确实让各地政府头疼。在土地财政成为政府GDP最大贡献力量的前提之下,商品房卖不出去就意味着政府GDP受影响。尽管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和振兴房产市场没有丝毫关系。但现实是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确实是需要家长买房孩子才能入学。这中导向性作用甚至比起政府政策来有效得多,也可恶得多。
拼爹拼钱顶多可以看成是幼儿园为了自己的利益收取一定的赞助费,自己的孩子入学了还可以享受一部分因为缴纳赞助费带来的院内的硬件或软件的改进带来的实惠。但拼房说白了和提高幼儿园的水平没有一点联系,自己的孩子也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好处。这种完全是费力不讨好的政策,难以让人相信背后没有搞任何小动作。相比于拼爹拼钱来说,幼儿入学拼房的政策显得更加的无耻,当地应该及时认识到错误,及时的纠正。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简单的幼儿入学问题和高深莫测的房地产市场有任何的联系,更不希望幼儿的入学成了房地产市场成长的砝码和炮灰,更不希望孩子入学问题被政府和房产商绑架和利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