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隊取水的長龍

年前,主流媒體都在關注雲貴川及重慶等西南地區持續嚴峻的乾旱形勢。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人畜飲水困難,給當地的抗旱工作提出了異常嚴峻的考驗。
我的家鄉是在四川的一個小山村。在我的記憶裏小時候我們也曾經歷過沒有水吃的艱苦生活。
在我小時候,記得每年乾旱最嚴重的時候,水井裏的水就會乾涸,每天的出水量也就10擔左右,遠遠不能滿足一個村所有人畜的飲水需求。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村民排隊等水的情況。村里的等水可不是像上圖一樣拿了水桶等政府的送水車的到來,是要在井底守著,等有了一小瓢水就舀往桶裏。往往有的勞力有限,農活又多的家庭就在就只有舍近求远,到更遠的地方的水井、山泉或小溪中去取水。
到了我們讀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有個西部的飲水思源工程,在每個村又增加了水井的數量,我們附近的幾個村就增加了兩口井,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基本上告別了夏天飲水困難的局面。
所以,和西部的一些偏遠地區比較起來,我們算是幸福的了。
沒有經歷過缺水的人是不知道節約用水的,也更不知道那種艱辛的味道。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在成都,雖然也是地道的西南城市,雖然在我的同學中也有大量的西部地區的學生。但是有的同學用水非常節約,有的則非常的浪費,大手大腳。有的同學洗衣服的時候是開著水龍頭直接沖洗,有的則是小心翼翼的用水桶接,不會有一點的浪費。也許在我看來,這就是經歷不一樣造成的吧。
回憶我們小時候所經歷了的缺水的那段經歷,我覺得對我的人生來說應該算是一比不小的財富。到現在,和我身邊的人比起來,我算是在用水方面比較節約的一個.
即使是在自己的家裏,在不缺水的情況下也是這樣。儘管一個月下來我節約用水也節約不了多少錢。但是我始終相信世界上的水資源都是有限的,當我節約了一點下來,別的人節可以多用一點了。這個世界上的東西不是什麼都可以用錢來衡量的。
相关博文:14.再提旱灾:那些不能抹去的记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