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同逛北京——动物园 河马

标签:
河马极善游泳向自然界学习未被发掘的价值无法衡“河马汗” |
分类: 山环水绕北京 |
河马是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长相憨厚老实,但是它们性情暴躁而凶猛,领地意识很强,有人闯进它们的领地它们就会用0.4米的獠牙攻击人,它们的杀人数比非洲其它人和动物都要多,每年至少都有二十多人丧生在它们的血盆大口之下。它们甚至可以轻易的将一条成年鳄鱼咬成两截。它们是非洲河流中的绝对霸主。河马是陆地上嘴巴最大的动物,成年河马咬合力可达1吨多。是现存咬合力最大的陆地动物。
北京动物园1957年开始饲养展出河马,1959年首次繁殖成功。今年北京动物园又繁殖成功河马。母河马带着小河马在水中。
饲养员叫河马上岸,开饭了。
小河马也像模像样的在吃草。
河马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8个月,每产1仔,3-5岁性成熟,寿命40-50年。
河马头大,嘴阔,耳小,犬齿发达。前、后肢都短,有四趾,略有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
河马哺乳动物。身体肥大,皮肤裸露,黑褐色,尾短,尾端有少数刚毛。
河马群居,性情暴躁。善于游泳。以草类和水生植物为食。肉和脂肪可食。分布于热带非洲的河流和湖沼地带。
河马鼻孔在吻端上方,与眼、耳同一平面,这样它们在水中时,只需将头顶露出,就能够嗅、听、视兼呼吸。
河马常常潜伏在水中,每隔3-5分钟到水面呼吸一次,最长能潜伏半小时。它们的皮肤长时间离水会干裂,而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均在水中进行。
河马极善游泳,在受惊时,一般避入水中。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潜伏水下时一般每3、5分钟把头露出水面呼吸一次,但可潜伏约半小时不出水面来换气。
河马的皮下脂肪约5厘米厚。人们常猎杀它取其脂肪、肉和厚皮。脂肪可得90公斤。当地人非常珍视它的肉。牙齿质量也很好。河马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造成很大损害。
河马身上没汗腺,却有一种专门的皮下腺体,有一种红色分泌腺体,可以分泌出叫做“河马汗”的粘稠液体,这种液体结构非常精密,能够反射阳光,抵挡太阳光线对河马皮肤的侵害,具有非常好的防晒效果,从而保护河马这种庞大的动物不受阳光的伤害。不仅帮助河马抵御细菌感染,并能防止昆虫叮咬。河马汗液中含有两种色素,一种为红色.一种为橙色。红色色素可以吸收可见光和波长200—600纳米之间的紫外线。这说明,红色色素的确能够保护河马的皮肤不受太阳光伤害。人们也不要因此就盲目地跑到动物园去揩一把河马汗往身上抹,因为这种黏液是有臭味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收集了河马分泌出黏稠状汗液物质这种液体,并且把液体转移到了密封的塑料容器中。几个月以后,这种红色的“河马汗”竟然没有任何发酵,滋生细菌或者真菌污染的现象。复制“河马汗”的杀菌杀虫作用是一个好主意,那将获得一个四合一的产品:遮光,防紫外线,杀菌,还能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