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同逛北京——香山公园(11)香山二环路

标签:
静宜园宋体f87香山饭店顽石点头 |
分类: 山环水绕北京 |
十几年间,我悄悄地来了,又静静地走了,没有攀折花木,没有喊山,没有带走一片红叶,留下脚印,用相机带走美景,带走美好的祝福。无论春夏秋冬,从没有间断,平均每周一到两次登山锻炼。我熟悉香山公园的每一条小路,看见香山公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己也收获了健康。退休后我有时间了,想去哪抬腿就走,步履轻盈,有健康相伴,享受生活,欣赏自然美景,祝福自己能继续锻炼,健康生活。
登山运动作为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轻度、中度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和骨质疏松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治疗效果。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坚持合适强度的登山运动使机体建立适应性,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产生较为显著的降压效应。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提高机体氧化脂肪的能力和脂蛋白酶的活性,改善血脂异常。坚持登山运动,能够增强腰部和下肢的肌肉力量,改善其柔韧性和平衡性及协调能力,降低骨质疏松患者因跌倒而导致脆性骨折的危险性。同时,骨骼在适宜强度的应力刺激下,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增加骨量。
我在香山公园几次看见锦鸡很遗憾没有留下影像,拍下了野生飞跑的芦花鸡。
俯瞰新修的亭子。在香山寺听法松下甬路中心的方砖上跺几脚,可听到铮铮之声,犹如金鸡啼鸣。有兴趣可以去找找,试一试“金鸡叫”。
香山公园原来叫静宜园。分为三部分,内垣,外垣和别垣。内垣含景点:勤政殿、丽瞩楼、绿云舫、虚朗斋、璎珞岩、翠微亭、青未了、驯鹿坡、蟾蜍峰、栖云楼、知乐濠、香山寺、听法松、来青轩、唳霜臬、香岩室、霞标蹬、玉乳泉、绚秋林、雨香馆。
香山饭店是美籍华人建筑师贝隶铭先生在中国所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建在了风景秀丽的北京香山公园内,占用了清代香山静宜园中宫遗址。自1982年香山饭店落成之后,贝隶铭先生再也没有回去看过自己在中国设计的这第一件作品。
贝隶铭说道:“香山这个树木水啊,都是很美,很多树木啊几百年了,完美得不得了,所以香山这个挑战是最好不动它,所以摆一个建筑在里面,我觉得已经错了,香山饭店我不应该做,可是已经做了,可是也是一个经验,我不做了香山,我在苏州就没那么把握,做错了以后啊,有机会可以改,苏州是给了我这个机会”。
香山胜景自然天成、秀丽如画。春夏秋冬、朝夕晨昏、风霜雨雪季时演化各臻奇妙。独特的自然环境,使香山有着十分茂密的绿色植被。其中古树5800余株,约占北京城近郊古树总量的四分之一。而十万株黄栌更是形成了驰名中外的著名景观——香山红叶。金秋十月,是香山最美的季节。满山红叶姹紫嫣红、如火如荼,成为秋天里一道亮丽的景观。
登山,接近大自然,是一项群众广泛喜爱的运动,亦是一种养生之道。在登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情操,开阔胸襟,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登山可以锻炼脚力,令双脚灵活有力,关节韧带得到加强,是进行脚力锻炼的最佳方式之一。登山还可促进有氧代谢机能,使全身舒爽通畅。登山还可以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和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加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增强免疫力,对许多疾病的康复也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香山桧柏很多,而惟有香山寺殿前有几株松树。虬龙一样的枝杈秀丽挺拔。山门内的一株古松尤为奇特,百尺高耸,侧立回向,从佛殿中看它,如偏袒在佛殿阶下,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不能独占了这类美好的意境啊。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生公,梁朝和尚,名竺道生。传说于苏州虎丘寺讲经,人皆不信,后聚石为徒,宣讲至理,石头点头,故世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乾隆在静宜园记中写道:动静有养,体智仁也。名曰静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于先天也。也就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静、智者动”。动、静对人的修养都有好处。本周子之意或有和于先天也。其中的周子之意即“无欲则虚静动直,虚静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也就是说:没有个人私欲作怪,心则虚静,在虚静中产生的动机才会正直,虚静才能理智,理智才能明通事理;动机正直,才能像天地那样至公无私。才能“静”、“明”、“通”、“直”、“公”,达于圣人的境界。
山路上有醒目的督促健康生活牌:一贯知足,二目远眺,三餐有节,四季不懒,五谷皆食,六欲不张,七分忍让,八方交往,酒薄烟断,十分坦荡。
生命是短暂的,今日你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香山公园树木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仅古树名木就有5800多株,占北京城区的四分之一,是北京负氧离子最高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山川、名泉、古树、红叶”丰富的园林内涵,是避暑的胜地,天然的氧吧。
石上松。
香山公园的美,“三言两语是道不清的”。“春有山花,夏有荫,秋有红叶,冬有雪”,间或“小松鼠和野鸟”的身影闪过。
漫山红叶,更有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
香山公园先后在顶峰建起三个有特色的亭子。重阳阁、踏云亭、紫烟亭。
远观森玉笏山石顶的小亭。
站在悬崖顶眺望香炉峰。
走完二环路就上登山的主路了。
登上峰顶在祈福柱前许个愿。
全家得福!
今年新换的石碑。
眺望西山。
满山偏野层林尽染。
在白玉观景台上风景更美好。
香炉峰海拔557米,形似香鼎,阳光照耀时山谷云蒸霞蔚,宛如香烟升腾,故此得名。又因地势陡峭,攀登艰难而俗称鬼见愁。清代为乾隆皇帝重阳登香高之所,称“重阳亭”。乾隆曾六度于重阳登香山并赋诗。香炉峰峰顶主体建筑“重阳阁”建于1983年,是眺望京城的绝佳之处。
玉泉山昆明湖近在眼前。
中央电视塔也清晰可见。
颐和园十七孔桥历历在目。
远眺国贸新楼,中央电视台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