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预示着光明的前途。
文/和平鸽
老电影《早春二月》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谢铁骊
主要演员
孙道临——饰肖涧秋
上官云珠——饰文嫂
谢芳——饰陶岚
高博——饰陶慕侃
我喜欢影片含蓄的韵味,精练的镜头以及丰富的细节描写如肖涧秋两次弹琴、三次饮酒、七次过桥,都各有不同的具体规定情境,令观众如痴如醉。孙道临塑造的肖涧秋形象气质逼真、性格鲜明,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成为他的表演艺术的代表作。
谢芳对于反抗封建环境、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陶岚也演得非常生动、真实。她将主人公执著任性、桀骜不驯、热烈奔放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同时又细致人微地揭示出陶岚善良真诚、富于同情心以及对爱情的甜蜜渴望、对进步思想的大胆追求等复杂心理变化,突破了她以往的本色表演。
上官云珠不负众望,一改在银幕上似乎早已定型了的“交际花”、“阔太太”形象,把一个历经千难万险的女人公演绎得让人看呆了眼。她的精湛演技让那些一向歧视并带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折服。
《早春二月》于1983年获得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早春二月》电影故事
1926年前后,为追寻革命真理而苦闷彷徨的知识青年萧涧秋,应好友小学校长陶慕侃邀请,来到江南小镇芙蓉镇教书。萧涧秋了解到自己的老同学李志豪牺牲在战场上,留下寡妻文嫂和一双儿女,便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不仅在经济上资助,还帮助她的小女儿上了学。同时,萧涧秋也认识了陶慕侃的妹妹陶岚,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意,也引起小镇的富家子弟、一直追求陶岚的钱正兴的嫉恨。萧涧秋帮助文嫂的行为引起了镇上的流言蜚语,萧涧秋气愤至极。后来,文嫂的儿子因病去世,使她失去了生存的欲望。出于对极度悲痛和无所依托的文嫂的同情,萧涧秋为了帮助她,决定娶她为妻,而放弃他与陶岚的爱情。然而,这件事招来了非议和攻击,文嫂因此而自杀,萧涧秋也很受刺激。给陶岚留下一封信:。“……我一踏进芙蓉镇,就像掉进了是非的旋涡,我几乎在这个旋涡里溺死,文嫂的自杀,王福生的退学,像两根铁棒猛击了我的头脑,使我晕眩,也使我清醒,从此,终止了我的徘徊,找到了一条该走的道路,我将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陶岚念完肖涧秋留给她的信,深受感染,也急急地向他追去。
《早春二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在这一点上我也是希望影片给予观众的感觉是主动、积极的,可以感觉到那应该是“惊蛰”的早春,唤人觉醒的。预示一种光明的前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