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年代中学生食堂

(2024-04-21 14:47:56)

1965年小学毕业,我入读西昌第二初级中学。学校离家约4公里左右只能住校,周末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下午返校。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各班整队围绕操场跑步,然后洗漱,7点半早餐,8点半开始上课,中午饭后有40分钟午休。晚7点半晚自习,周而复始。初进校,吃饭8个人一桌,每天轮流值日为桌长,负责收集饭菜票,然后找一人辅助去食堂将8人饭菜打回,一盆饭、一盆菜;大家吃饭在礼堂,没有饭桌,在地上围一圈,由桌长分食;同学眼睛都瞪着桌长,看他是否分的平均,早晨的稀饭要搅匀,中午、下午的干饭要一勺一勺地分,力求平均。每次轮着当桌长,我都尽量照顾着别人,宁愿自己吃点亏,何况每周最多轮当一次桌长,我怕别人说话难听。吃饭时也都在地上蹲着。吃完饭,桌长要负责清洗干净饭盆,交回食堂。那时相对还是比较困难时期,计划经济,什么都是凭票供应。学校伙食很差,早饭多是咸豆腐、或干豆豉,午饭、晚饭常吃的是白菜、粑四季豆;那时蔬菜也是凭票供应,粑四季豆是菜店煮熟压制而成,凭票购回,但这菜不费油,放点葱花还有点香。记得一次周末回家,我无意间抱怨学校菜难吃,谁知大姨记在了心上。一日上午作课间操时,有同学叫我有人找,我连忙跑到学校入口,原来是大姨带着小妹到学校来,给我带来一瓶猪肉炒豆豉;清晨刚下过雨,那时也没有公交车,只能走路,大姨裤脚卷起还带着雨水,布鞋上粘着泥泞;家里到学校近4公里,还带着3岁多一点的小妹,可能不时还要背着小妹,我心里泛起一阵酸楚,眼里隐隐有了泪光,以后我再也不敢抱怨学校伙食差了。学校食堂每月打一次牙祭,大多是回锅肉,肉品很差,不肥不瘦,筋筋拉叉。教师有专用窗口打小份,伙食比学生好一点,每次牙祭,老师是回锅肉、或海椒肉丝,看着只有羡慕的份。吃完饭,大家又一群一群的走到学校外面的小河沟去洗碗。那时,生活非常艰苦,食堂伙食油水不大,水一冲就把碗洗净;偶尔有点油水,河里抓把沙也就洗干净了。

19664月,“四清”运动在学校展开,全校掀起大批判热潮,课也没法上了,每人都自己动手,每天就是想方设法怎么写大字报。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批判谁,揭发谁?只好把斗争矛头指向食堂、司务长,一楼事务室两边墙上挂满一溜大字报,各种怒骂,满目吸血鬼、大贪污犯、摧残学生的字眼,因为大家的直接感受就是伙食差、吃不饱;并声讨食堂,大家都是用饭菜票,为什么学生不能个人打饭菜,吃多吃少自己负责。至此以后,学生才不再分桌,自由到食堂打饭。每逢打牙祭,学生也可以打小份,回锅肉、海椒肉丝1.5角一份,每月能吃到两次。这场斗争直到暑假来临,才不了了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才扫俗氛
后一篇:山中伐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