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学之路

(2022-10-25 12:00:38)
求学之路
1969年10月,下乡插队

求学之路
1981年报考电大

       我是50后,历经成长与磨难。10年“文革”时我刚进初中,也没学到什么文化,就卷入到动乱之中,经历了大串联、大武斗,1969下乡当了两年多农民,后招入工厂当工人。
      1972年,为了打发寂寞无聊的工余,我开始自学,那时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我相信学习终会有出路。最先开始学习英语、物理和数学。几个月后,终因底子太薄,数理难以深研,于是放弃,专攻英语、文学。1978年,开始参加电大每年举行的英语考试。1982年,电大语文类专业招生,但必须单位开证明才能报考。我准备向单位申请,但是我人腼腆,不知如何向领导开口。那时我已调至基建,一日我在现场监管处理现场废物、垃圾运送,厂长一时心血来潮跑来看现场,我乘机向他提出申请开个介绍信报考电大。谁知他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很不耐烦地说,你一个工人好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读什么书,读了又有什么用处?言下之意就是我是厂长,我说了算,你读了书也没用,那是浪费。临走回头又告诫我,好好干工作,不要乱想。拒绝给我开证明,让我非常郁闷。我到电大与熟悉的哪位老师讲,老师说,只要你不用单位出钱,你自己出钱报考就行。这样我终于考上电大。三年学习时间半工半读,我那时在基建上,就让领导尽量给我调整上午和晚上上班,坚持参加半天学习。其时,厂内的一些工人也时常打击、嘲讽我,说你一个工人,读书来做啥,以为读了书就出来要当干部?让人非常难堪,其实我原来想的很简单,在无聊的工余之时多学习一些东西,充实自己也打发无聊的时光,那时厂里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都是积极的参加。当然这些话听多了,也让我有了想法,也常在思考电大毕业后做什么?1983年,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消息,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向这方面努力。于是我根据自己的条件,开始向历史、古典文学努力。1984年,我报考历史系研究生,考完后才发现自己的英语还是太差,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不熟悉研究生外语考试的特点。考完后,我写信告诉在长沙大学教书的三姨,她非常支持,专门给我寄来研究生英语考试复习教材。经过一年的努力,1985年,我如愿考取硕士研究生。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我欣喜若狂,喜极而泪流,老天不负苦心人。
      谁知入学时,我又遇到了麻烦。我到厂里办手续,厂长居然给政工科打招呼,不给我办手续,说厂里没有同意我去上学,不知道有这回事。平时在厂里我人缘挺好,只是我不喜欢与厂领导拉关系,那些中层领导纷纷给我出主意、想办法。后来我直接找到厂长,我说我去读书,这是党和国家的号召(其时号召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努力实现“四化”),何况读书不需要厂里交一分钱,也与厂里没有一点关系,你为啥不准我去?他沉默了半天,也实在无法反驳我,于是说,行,只要你写一个书面保证,以后跟厂里没有一点关系,厂里也不承担任何费用,你就去。我立即写下一份保证书,这才顺利办理转移关系、户口等手续,赶赴西安入学。
       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自嘲》:
       遨海翻江凌云志,人生能有几番搏。
       几多白眼与嘲讽,化作激励磨筋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