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天涯归梦
(2022-04-06 14:26:21)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
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
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
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此词为宋人周密所作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一萼红》,词牌名,双调,北宋无名氏词中有“未教一萼,红开鲜蕊”句,因取以为名。
周密(1232--1298) 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苹洲、萧斋,晚年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又自署齐人、华不注山人。曾为临安府幕属,监和济药局,充奉礼节,监丰储仓,宝佑间为义乌县令,景定二年任浙西帅司幕官。南宋亡,不仕,寓居杭州。
善诗词、书画,著有《草窗旧事》《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齐东野语》《志雅堂杂钞》《武林旧事》等,记载南宋史事传闻、民俗风情,选编有词集《绝妙好词》,辑南宋132位词家作品。周密为南宋末年雅词派领袖,宋亡后词作多抒发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上片写景,首三句“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写山路曲折幽深,云雾朦胧,天色清淡,仿佛就要下雪。以阴沉的天气抒发自己压抑的心情。下“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三句,写登阁所见景物。“茂林烟草”是指东晋兰亭雅集,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 有“茂林修竹”“俯仰一世”之句,鉴湖、兰亭均为历史上名士栖游之地,而望眼一片萧瑟、败落,词人抚今追昔,白云苍狗,世事悠悠,令人不胜感慨。下“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家国沦亡,四处飘泊,形孤影单,又有谁能与我泛舟五湖?借吴亡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之典,抒发寂寞感怀之情。“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在著名的游览胜地,只见那石阶上倾颓的老松,路边崖畔满目青苔,一派荒芜萧瑟,令人悲恨相续。下片开始抒发对故国山河的感怀,“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描述漂泊岁月中对故乡的眷念,多少梦魂中回到昔日的东州、西浦,令人清泪纵横,不胜嘘唏。“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可如今归来故国的山河、故园的思念,就像王粲当年登楼怀国怀乡之悲伤。下“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秦鬟妆镜”指浙江秦望山、绍兴鉴湖,后比喻山明水秀、风光佳丽之地。如今登临远眺故园山河,秦望山如惹人爱怜的美人秀髻对镜湖弄妆洗梳,此时旧地重游已无赏心悦目之心情。江山易主,故园不再,辜负了这如画江山,这才是作者最为痛心疾首。“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狂吟老监”,指唐贺知章,曾任秘书监,又自号四明狂客。此时何不为我唤来这四明狂客,我与他一起吟诗纵饮,消解这一怀烦忧。
此词自注云:“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其地。”蓬莱阁在绍兴卧龙山,为五代时吴越王钱镠所建,是浙东名胜。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周密四处漂泊流亡,次年的冬天到绍兴登临蓬莱阁时写下此词,借物抒怀,以阴沉凄凉的冬景表达怀念故国山河的忧思,抒发出忧愁郁结,难以消除之沉痛。全词抒情哀婉,故清人陈廷焯称:“苍茫感慨情见乎词,虽使清真、白石为之,亦无以过,当为草窗集中压卷。”

加载中…